化,这个水流有时候往东、有时候往西,它也是不断的变化,这个水流它有恒、也有转的两种的情况。那我们整个宇宙人生的十法界因果的道理亦复如是,就是恒跟转,犹如暴流一样,控制这个暴流的就是你的念头。这个是以唯识的角度,来解释这个宇宙人生的真实相,就是这种态度。
[师答]:你如果是研究阿毘达磨,或者我们讲小乘,应该讲说是声闻乘好了,不要叫小,有时候你这样讲,他们不太高兴。就是声闻乘的阿毘达磨的思想,他们认为「我」是空的,生命是没有一个我,他同意。但是宇宙人生这些法,是有真实性的,这个业力是有真实性的,他认为说,有的业你造了以后,这件事情就是不能转变的,不通忏悔。就是说,小乘的思想是我空法有,他认为这些事情造了以后,这件事情就决定性,你一定要得果报,因为这个法有真实性的,你不能破坏它。小乘的思想,你如果看小乘的经,就是这种态度。所以我们在声闻戒里面,有的戒你一破了以后,就你再怎么忏悔,不能恢复到你原来的位子,不可以,小乘的思想就是这样。大乘的思想是讲我空、法也空,一切法毕竟空,一切法都是因缘有。一切法都因缘有的时候,它认为说,只要你肯忏悔,世间上的业都会转。
不过大乘也同意,有些业力是很坚固的,什么业力呢?就是这个「三时具有」,这唯识学也同意。就是说你造这个业之前,你在「方便时」,充满了期待,念念充满了期待;造作的时候非常的欢喜;造作以后,完全没有忏悔的心,也是很坚固的,对前面所造的业,非常的随喜。这样子的心,你造了业以后,就非常难转,不是说不能转,因为你这个业力,这个势力非常强大,除非你那个忏悔的力量,要超过前面的那个造业的力量,否则它能够去折损前面的业力。但是你要把这个业力, 势力完全的消灭掉,就是不容易,你忏悔的心,不可能达到那种程度。所以诸位你看过《南山律在家备览》的〈忏悔篇〉,它说:有的业你造了以后,你很殷重的忏悔,很殷重、很殷重的忏悔,它能够消除三恶道的果报,但是你现生会得到很大的痛苦,或者头痛、或者眼睛痛,乃至于眼睛瞎掉。就是它会重报轻受,因为那个势力太强大。太强大,你去动摇它的时候,它能够把这个重大的三恶道的势力给消灭掉,它的势力已经不能牵引你到三恶道。但是它爆发出来以后,它会让你现生得到很大的痛苦,因为这个业力,你在造的因地的时候,太强大!
所以以小乘的角度,定业不能转,是指强大的业力。以大乘的佛法来说,诸法从本来,常自寂灭相,没有一切法是有真实性。这个一切法没有真实性,我们应该怎么去看它呢?在 《大般若经》里面有一个话,这句话我们了解, 就知道什么叫做 「诸法从本来,常自寂灭相」。就是说,「若法先有后无,诸佛菩萨则有罪过。」假设这个法是本来有,本来有怎么会没有呢?你修空观把它给破坏掉,这样子,诸佛菩萨有罪过,他把这个我给破坏掉了。人法执跟我法执, 不管是我、不管是法,不是说这个法本来存在,而我们使令它消失掉,不是!而是这一切的法,本来就是毕竟空的。毕竟空为什么会有业力?它也是一种因缘熏习的假名假相假用,从本性来说,也是不存在。这个法本身,它也是因缘有。因缘有,当然它就会随因缘有变化。而不是说有一个法,它是本来有,有了以后,你怎么把它消失呢?你用空观把它破坏,不是。这样子讲不知道懂不懂?不是先有后无,而是从头到尾本来都没有,当然指的是自性没有;因缘上,它是有假名假相假用。就是说,何期自性本自清净,它能够结集很多的业力。但是这个业力本身染污不了自性清净心,它会引导你到三恶道,但是它本身也没有真实性,因为三恶道的业力一结束,它也消失掉了。而不管是成就、消失,这整个过程都也是如梦如幻,没有一个法是能够染污自性的。
所以从一种空性的角度来说,世间上的事情都是可以转变的,都是可以造成。我们净土的法门,这个思想太重要了,这个空性的正见。《观经》说这个人造五逆、十恶,具诸不善,他什么时候才开始忏悔呢?临终才开始忏悔, 而且中阴身那个地狱的火已经现前,他那个时候起一念的忏悔心,念阿弥陀佛,转地狱的火成金莲花。所以蕅益大师在《弥陀要解》上说,你不能往生,是因为你的信心不够,障碍你,不是你的业力障碍你,因为你自己的信心, 你没有那种大乘的信心。当然这个断相续心是很重要,虽然一切法空,但是这个强大的势力,你要注意!所以带业往生就是说,你过去所造的罪业,你已经是真正的内心当中觉悟了以后,真正的发露忏悔,发露忏悔以后,你这个恶念的相续心也断掉了,这个时候你的业就转了。假设你的恶念相续还在,那是没办法转。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