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集《印光大师文钞选读》 (4/12)
本站域名 【m.64sw.com
如果遇到没有章节内容的情况,请尝试换个浏览器阅读
换源:
节点二二 ↓

,大智文殊师利菩萨出现。出现以后,文殊师利菩萨就为他们说大乘法,大乘的空义。这些人听到了以后,因为他们的大乘善根不是很坚固,都起邪见、颠倒,就是错会了消息了。错会消息以后, 结果堕到三恶道去。堕到三恶道去,舍利弗尊者就很疑惑,就问佛陀说:「这些五百比丘,如果我好好的教育,他们能够成就阿罗汉的,这个文殊师利菩萨一来,这样子一弄,就到三恶道去了。」佛陀说:「文殊师利菩萨给他们大利益」。怎么说呢?就是说菩萨的善巧,他不在乎你短暂的到三恶道去,而是你要能够成就大乘善根,是最快的成佛的路。就是说,因为你必须要让他栽培大乘善根,这个短暂的痛苦是要接受的。

    《法华经》也有一篇,叫做《常不轻菩萨品》,这个常不轻菩萨,就是释迦牟尼佛的前生,他是一个比丘。这个比丘他的修行方法他很特别,他度众生, 就是看到众生,就跟他跪着就顶礼,顶礼以后就说一句话,说:「我不敢轻于汝等,汝等皆当作佛。」他就是用这样子来弘扬《法华经》,弘扬《法华经》的要义,就是一切众生都有佛性。有的大乘的菩萨听了很欢喜,增长他的大乘善根;有些小乘、小者听到以后,就不欢喜,说:「你这个比丘是哪里来的?虚妄为我们授记。」 就对他毁谤,甚至于拿棒子、石头打他。但是打他,他也是远远的跑说:「我不敢轻于汝等,汝等皆当作佛。」结果那些打他的人,都堕到三恶道去,到释迦牟尼佛成佛的时候,这些都是在座的大乘菩萨。他就指哪一个菩萨、哪一个菩萨,都是过去我因为用这种相反的,用逆向,用相逆的方式来度他。

    智者大师就解释说,因为菩萨度众生,他所考虑的角度,是要你能够急速成佛,成就大乘的善根,这件事情是很重要。所以有时候我们在学习  大乘佛法,我们对大乘佛法不要退失信心,没错!这个大乘佛法,是一个三大阿僧祇劫的远路,是的!但是我们看看大乘佛法菩萨的境界,那我们的确做不到。但是我们内心当中,能够在生命当中,成就大乘的善根,这件事情是不可思议的,以《法华经》的思想,是不可思议!就是你往生净土以后,阿弥陀佛就直接跟你讲一佛乘的法了, 「正直舍方便,但说无上道」 , 那些枝枝节节就不为你讲,他直接跟你讲佛陀亲证的教理,让你很快的就成就法身,你会有这种这样子的好处。

    当然详细的,你看看《法华经》,你就会有这种感觉。就是我们在整个成佛的过程当中,你要栽培一个大乘的善根,这件事是非常重要的!当然这个应该要透过闻思的。

    所以这个地方讲「性坚持种,令不失故」,它能够把你所熏习的种子,很坚固的保存下去。你熏习小乘种子,它就把小乘种子保存下去;熏习  大乘种子,它就把大乘种子保存下去,这个意思,这个叫做恒,恒常的作用。我们再看「转」。

    二、转

    「转谓此识无始时来,念念生灭,前后变异,因灭果生,非常一故」。

    前面的「恒」是指的相续性,这个「转」就是会有变化,它也不是常一不变的。就是我们这个第八识,它的变化性是「念念生灭,前后变异」,怎么个变异法呢?「因灭果生,非常一故」,就是你所栽培的种子,它前一剎那灭,它所表现出的果报就生起来。

    我们举一个例子来说,譬如说,你是一个人的果报,你这一期所现的是一个人的眼耳鼻舌身意,你所接触的是一个人的色声香味触法。你这个六根跟六尘接触以后,产生了明了心识,也是人的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就是人的十八界。这个人的十八界怎么有呢?为什么跟鬼的十八界,跟天的十八界会不同呢?就是你的种子,栽培的种子不同。你这一期的生命,是五戒、十善的种子起现行,就像那个电池放电一样,它这个种子势力慢慢消失,果报就不断的变现,等到这个五戒、十善的种子,这一类的种子势力完全消失了,你这个人的十八界就消失掉,消失掉就是下一界的。或者你今天是个男人,你现在的思想,是男人的思想,你是男人的十八界;你下一辈子就是女人的十八界变现出来,你就认为你是一个女人,你就用女人的思考模式来做事情,女人的十八界;或者做一只狗,狗的十八界。这些都是由于我们的种子,剎那剎那的变现,所显现出来的。

    「因灭果生,非常一故」,这个「非常一故」要以出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印光法师文钞最新章节 http://m.64sw.com/xiaoshuo/yinguangfashiwenchao/read/97/12.html !64书屋,有求必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