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bsp; 先看第一个「多贪」。有些贪烦恼会重的人,就是过去他在五欲之间的享受比较重,这种等流习气。这种贪就是染着,内心对这种过去可爱的境界,内心就是住在这个境界,不愿意分开,被五欲的境界给系缚,这叫染着。那怎么办呢,不净观。这个不净观当然它有各式各样的,主要是观察我们的正报,因为我们所贪的境界,主要的是依止这个正式的果报,依止这个身心。虽然我们也贪财物,贪房子,但是主要的,最强大的势力还是对自己的正式果报,人的正式果报生起贪,这个是最主要的。所以我们在对治的时候,主要的是观察我们的色身。
「观身不净」这当中有三个方法:
第一个是约着我们生前,我们生命在的时候。龙树菩萨说:「种种不净物,充满于身内,常流出不止,如漏囊盛物。」第一个是观察我们的内相不净,种种不净物,充满于身内。我们把身体这个皮跟肉给拨开以后,观察我们身体的情况,有脓血屎尿种种的不净物,充满在我们身体里面。它还不断在身体里面流动。它还怎么样呢,常流出不止,如漏囊盛物,他经常从两个眼睛、鼻子、嘴巴、大便处、小便处流出,九孔流出不净物,讲一个譬喻:如漏囊盛物。像一个皮革,这个皮革破九个洞,这个皮革里面装很多的大小便等,经常从这九个洞里面,流出大便、小便、脓、血、屎、尿、鼻涕等等,是这种境界。其实我们要是心稍微细一点, 我们一天的作息, 吃饭、睡觉、上厕所,你用比较理性的智慧来观察这个色身,你应该能够知道,这个色身是不清净的,是的,是不清净!可见我们过去的思想是颠倒的,业力使令我们看不到这个色身的真实相,所以我们应该要经常去熏习佛法,来调整我们的颠倒,这个是一种生前的不净的观法。
第二个九想观。就是死了以后,观察我们这个色身,我们用很好的饮食,很好的滋养来滋养这个色身,但是总有一天这个色身它会死掉。然后躺在地上,然后青黑膨胀破裂。破裂以后流出脓血。流出臭秽的脓血以后呢,野干、秃鹰就飞到我们的尸体,把这个肉东一块、西一块,就把它给吃掉了,散的满地,最后就剩一堆白骨。这一堆白骨慢慢慢慢的业风一吹,这个白骨也分散了,连那个人的形状都不可得。就是我们把未来一定要发生的事情,提前在心中先把它看一遍。我们色身未来的境界,不管你多大的福报力,以后就是这九种次第,这个身体是一个老朽之物,这个能够对治的这个身见。
第三个就是白骨观。这个白骨观是通于生前、生后。我们观察这个色身,最容易起颠倒的,是因为这个肉跟外表这个皮,大部份我们会起颠倒,都是被我们色身上长的肉,这个人长的很胖很瘦,这个肉外面又长一层皮。所以我们在观察人的时候,佛陀告诉我们,你不要去看肉,也不要看皮,因为我们很容易随顺这个肉的皮起颠倒,那怎么办呢?你直接看他的骨头,佛陀是告诉这个意思。白骨观是先观察自己,你观察这个人是怎么回事呢,就是脚是一个脚掌骨、 小腿骨、大腿骨, 然后身体是一个脊椎骨,两边就是一些排骨,最后就是一个头,两个眼睛凹进去,一个鼻子也凹进去,牙齿就是露出来,这是一个骷髅头。你这个骷髅头能够从东边走到西边,从西边走到东边,能够做行住坐卧,就是这样。你就经常去忆念,你就是一个骨头走过来、走过去,能够拜佛、打坐、喝开水,就是这样。你这样子观察久了以后呢,你再把眼睛打开, 你看到每一个人, 也都是这样子,就是一个骨人,一个白骨的人走过来、走过去,这时候我们对这个色身的执着,就会调伏下去,这个是《俱舍论》所说的白骨观。这三种都是对治贪烦恼的,就是贪烦恼重,一定要用这种方法去修。
二、多瞋众生慈悲观
我们众生的烦恼,也是各式各样的,有些人贪烦恼重,有些人嗔烦恼重。这个嗔烦恼重,有些人是这样,他整个生命是完全放逸的,你只要不如他的意,他就发脾气,这种人我们就不谈,这种人当然就是处在完全放逸当中。但是我们修行人,有些人这个嗔是怎么回事呢,这个人多数还是精进的人,不管是持戒精进,做定课也精进。但是他这种精进很容易以他的标准,这两个眼睛打开看到别人:你们这些人都是懈怠放逸。他会把要求自己这种标准,两个眼睛往外一看,就会发出这个嗔恨心出来,所以这怎么办呢,就要修慈悲观了,不可以这样子。
这个「慈悲观」根据《菩提道次第略论》,它主要是有两个次第: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