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集《印光大师文钞选读》 (3/13)
本站域名 【m.64sw.com
如果遇到没有章节内容的情况,请尝试换个浏览器阅读
换源:
节点二二 ↓

    第一个「安置地轮,令心下沉。」当初净法法师他这个法门,他使用三年当中,听他的描述,他这五点不是安置在地轮,他是安置在这个虚空中,因为他那个时候是动态,他是在拜佛当中。后来我把这个方法取下来,我是在静中打坐的时候念,就必须安置地轮。这当中有两个理由:第一个从表法上来说,表示我们是依止大地。什么是大地呢?菩提心就是大地,生长一切万物故,菩萨的功德,都是依止菩提心而生起,忘失了菩提心,所修的一切善法都是魔业。所以我们就以大地为依止,大地就表示我们的这一念的菩提心,这是一个表法。

    从调身的角度来说,令心下沉。这个天台《小止观》它在讲这个所缘境的时候,说这个所缘境有:体真止、系缘守境止,还有制心止有三种。刚开始最容易下手的是系缘守境止。系缘守境止,智者大师他提出了几个点:第一个、眉间是一个点;胸口是一个点;下丹田是一个点;脚掌是一个点;大地是一个点。不过智者大师他提出一个说明说:腰部以上的点,只能够当对治,不能经常用,你经常制心在眉间,你就头痛,所以眉间这一点,是用来对治昏沉的时候,稍微注意一下,不能够经常时用。

    我前一段时间,到水里一个道场去讲课, 有一个法师来找我,他说他念佛的时候就头痛,我说念佛的时候是寂静住,怎么会头痛呢?我问他:「你是怎么念?你是不是观想观像?」他说他没有观想观像,他也是持名,持名他也是根据印祖的方法,一句弥陀念诵听,那他怎么念呢?他就是把心放在耳朵那个地方,注意听那个佛号声音。这时候,心之所在气之所在,气之所在血之所在。你的心住在耳朵,你的气就跑到上面去,血液也跟上去。你这个气血一上冲以后,如果懈怠的人,可能还没有什么感觉,这个法师他一天念佛念相当多,他的气血就永远浮动在那上面,身体就受不了了,所以这个人也是精进,就头痛!所以我们讲一句弥陀念诵听,其实他听这个佛号的声相。佛号的声相是遍满法界的,不是在耳朵的地方,声相是没有一个方向性的,遍满法界的,所以你要注意你的所缘境是一个声相,不是耳根,不是能闻的耳根,而是所闻的佛号,而所闻的佛号,是从你的嘴巴创造出来了以后,它是遍法界的,你是取遍法界的那个声相,不是要你心去住到耳朵上,所以这个地方要注意,一定要使令你内心下沉。

    在这五个点当中,这个位置最下沉的就是地轮,大地。所以智者大师他也赞叹这个大地所缘境,这个地轮非常的好,尤其静坐的时候,你依止大地住,你感到非常的稳定,气血也容易下沉,你气血下沉以后,你那个甘泉,水,水会从你身上慢慢的往上吊,你打坐的时候不容易口渴。这个打坐的时候要让火下降,这个水上升,外道说炼丹,就是甘泉在上面,下面是火,这个是对的。如果你火在上面,水在下面,就好像烧锅子,这锅子没有水一样,就把锅子烧破了,这个危险。所以这个地方我们一定要注意,念佛的时候,这五点一定要安置在地**地上,它在大地当中,十句移动一个圈,第一点、第二点、第三、第四、第五,这个地方要注意。

    第二个「所缘行相,清楚分明。」你这五点是一个方便,摄心的方便。因为有这五点的运作,有一个好处,你的佛号哪一个地方不清楚,你马上能够发觉,我后来体会它能够帮你觉察妄想。就是说,你打妄想的时候,就不知道你念到哪一个位置了,你不知道。你不知道打妄想,因为你走动的时候,你不知道走到哪里去了,这五点是一个很好的方便。但是你要知道你所缘的行相,还是佛号,还是佛号,你只是依止这些点来移动而已,你要善取所缘境的相貌,什么是所缘境的相貌呢?就是「声相」。你在取所缘境的时候,不要取错了。所以这个地方,你还是应该去取佛号的声相为所缘境,这个地方要注意,不是取「气息」,也不是取这「五点」,这个要清楚。

    第三个「宁可少念,不可草率。」你刚开始在运作这五点的时候,你不要急,不要求快,你把每一片的每一点,都念得清楚分明,每一点里面十个佛号都念得很清楚,我们念佛要要求质量管理,就是说你刚开始念佛的时候,不要养成一种随口溜过的习惯,你说他是老修行,是的,他念佛念得十几年,但是你看他念佛内心乱七八糟,一点都没有进步,而且他也不知道怎么进步,但是你说他没有念佛,他一天也念得很多,这种就是境界,上不去,但是也下不来,怎么回事呢?他刚开始就养成坏习惯,他也不要求专注,妄想也不对治,这个是很不好的。刚开始你宁可老老实实的,从第一点念到第五点,你中间有差错,刚开始宁可全面放弃,重来,这有一个好处!你要念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印光法师文钞最新章节 http://m.64sw.com/xiaoshuo/yinguangfashiwenchao/read/97/12.html !64书屋,有求必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