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bsp; 这道菜看着简单,但仔细分析起来,却用到了好几种不同的烹饪技法,讲究得不得了。
单从加工方式而言,他居然一时间没办法准确的给这道菜做出分类。
这让他一时间有些尴尬,额头不由得渗出了一层细汗。
作为香江知名的米其林级别名厨,又是蔡阑的私人厨师,他居然连一个年轻人的烹饪手法都看不懂。
这要是传出去,他以后还怎么混?
见他尴尬,姜聪怕他下不来台,就提醒了他一句:“你知道的烤法有哪几种呢?”
冯阳闻言,下意识的回答:“我知道的有明火烤,炭烤,焖烤……呃……还有素烧,盐烧,味增烧,蒲烧……”
他说着说着却忽然说不下去了。
因为他发现自己歪了楼,说到日式烧烤去了。
见他迟疑,姜聪顺着他的话口宽慰:“说得没错的,烧其实就是唐宋时期对烧烤的叫法。
其实本来是应该叫烧的,烤这个字的历史很短,古代是没有的。
这个字是三十年代初期,齐白石经常去BJ南城的宛家吃烤肉,帮烤肉店提名,依照形声法造的字。”
蔡阑显然也知道这个典故,笑着补充:“钟鼎本无此烤字,此是齐璜杜撰,我还见过这块牌匾,我去那家吃过烤肉,味道还可以的。”
“没错,齐璜就是齐白石的名。”
姜聪点了点头,解释:“所以烤这个字其实是很年轻的,连百年历史都没有,但它所代表的技法,却是人类最古老的烹饪技法。
因为从人类掌握火开始,学会的第一种烹饪技法,就是烧烤。
马家浜文化遗址中,曾经出土过腰檐陶釜和长方形横条陶烧火架,说明在新石器时代之前,咱们就已经掌握烧烤技术了。
在古代,烧烤一共有三种技法,分别是燔、炮、炙。
燔烤就是把整只的动物放在火上去烤,演化到后来就是烤全羊。
炙烤是把肉穿成串,放在炭火上烤,也就是现代烤串的前身。
《孟子》里就有记载,公孙丑问孟子,脍炙与羊枣孰美?孟子回答脍炙哉,意思是脍和炙是人人都喜欢的,说明在前秦时期,炙烤就已经是人人皆知的美食了。”
听着姜聪的解释,直播间里弹幕飘飞。
“好像还真是哎!烤肉还真就是人类最早掌握的烹饪技法,就是拿火烧呗!”
“这么说起来,我下班后去楼下吃些烤串,和古代的官员下朝以后去街边吃烤串,其实没什么分别啊!”
“原来几千年过去了,我们和老祖宗吃饭的方式没有什么变化啊!也就是食材不同罢了。”
“生活在现代还是很幸福的,古代可没几个人能天天吃肉。”
蔡阑欣赏的看着姜聪,笑问:“你还看过《孟子》啊?”
“也没有,只是了解了下脍炙人口的典故而已。”
姜聪笑了笑,继续补充:“古代的第三种烤法是炮烤,这种烤法比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