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城穿越之药香里的时光 (5/7)
本站域名 【m.64sw.com
如果遇到没有章节内容的情况,请尝试换个浏览器阅读
换源:
节点二二 ↓

p;鸡内金 5g,碾二十圈,过 80 目筛,加一勺白糖,孩子爱喝,三天就好”,字迹是父亲的!我拿着便签,眼泪掉了下来,“爸,您连这个都记着,我肯定能治好小孙的积食”。

    我把药粉装进牛皮纸袋,加了一勺白糖,“张奶奶,您每天给小孙冲一勺,甜的,孩子爱喝”。小孙闻了闻药粉,不哭了,伸手要喝,张奶奶笑着说 “就是这香!当年我女儿积食,你爸就给这药粉,现在小孙也爱喝,谢谢你啊景年”。

    中午 12 点,我提着帆布药匣去杂货店买芝麻糕。路过老药铺的招牌时,我停了一会儿,摸了摸 “抓药 炮制 膏方” 的字迹,“爸,今天我给李爷爷和小孙都做好了,您听见了吗?” 风吹过招牌,艾草 “沙沙” 响,像父亲在点头。

    老吴师傅笑着喊 “景年,芝麻糕给你留着呢,刚出锅的,热乎”,我买了块,付了 6 元,咬了一口,芝麻的香混着糖的甜,像当年和父亲一起吃的 —— 他总说 “景年,这糕甜得润,像好的蜜炙黄芪,吃了不燥,耐品”,现在想起来,还能看见他帮我擦嘴角糕屑的样子。

    到了杂货铺,老板拿出块新的棉垫,“许哥,这是你要的棉垫,8 元”,我付了钱,心里有点暖 —— 有了新棉垫,下次熬膏方就不用担心罐底烫了。回到 “景年中药铺”,我把新棉垫垫在陶瓷罐下,“爸,以后熬膏方有新棉垫了,您放心”。

    下午 2 点,我继续帮王阿姨炮制药材,刚给黄芪刷完第一遍蜜,手机震动了,是孙女发来的视频电话,她在大学的药学实验室里,背景是她做的 “药香手账”,“爷爷,我把您的炮制故事做成了手账,上面印着蜜炙黄芪、熬膏方的步骤,扫码就能看,老师说可以在社区卖,让更多人知道老中药的好!” 我看着屏幕里的手账,笑着说 “好啊,娃,你做得好,让更多人知道老药材、老炮制,别让药香的暖没了”。孙女说 “爷爷,放假我回去帮您拍炮制视频,发在抖音上,还想让您教我用铜药碾碾药”,我点点头,眼泪掉了下来,“好,爷爷等着,教你碾药,教你懂药里的安心”。

    挂了电话,我坐在药碾旁,拿出父亲的 1985 年蜜炙黄芪,刷上第二遍蜜,“爸,您看,我按您的规矩,蜜炙九遍,每遍晾半小时,让妈能喝上当年的黄芪,补气血”。

    三、药香外的暖阳

    再次醒来时,鼻尖还留着蜜香和芝麻糕的甜香,指尖的阿胶碎屑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杂货店柜台的凉意 —— 我变回了自己,手里还拿着刚温好的牛奶,杯壁上凝着水珠,牛奶的温度像 “景年中药铺” 的暖光,很暖。

    手机在裤兜里震动,是社区群的消息,一条接着一条,像暖光一样照亮屏幕,群里很热闹,都是街坊们发的好消息:

    “@所有人 天大的好消息!许哥的‘景年中药铺’升级啦!咱们街坊凑钱帮他买了新的炮制工具和医药展示架,新工具里有专业的药材烘干机(烘药材不焦,还能保味)、恒温熬膏锅(熬膏方不糊底,温度可控)、药材粉碎机(备用,许哥说‘给年轻人应急’);展示架是木质的,分五层,每层都铺着淡米色棉布,能放更多炮制药材和父亲的老账本,街坊路过就能看!李爷爷捐了 200 元,说‘景年帮我熬了 20 年膏方,我得帮他’;老郑送了套 1980 年代的蜂蜜(说‘给蜜炙黄芪用最好的蜜’);小孙把实习工资 1000 元全捐了,说‘许爷爷教我懂了老中药的暖,这钱该捐’;社区还帮着申请了‘传统医药传承补贴’,每月 1500 元,够许哥买蜂蜜和黄酒了,以后不用愁耗材了!”

    “许哥的孙女放暑假回来啦!这孩子真能干,帮‘景年中药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一城千面:我的无限穿越录最新章节 http://m.64sw.com/xiaoshuo/yichengqianmian0wodewuxianchuanyuelu/read/97/139.html !64书屋,有求必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