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堂上的风波,暂时还未波及深宫。但沈青澜在皇后寿宴上的出色表现,却带来了直接的影響。
这日,尚宫局传来了新的任命:司制司宫女沈青澜,因技艺精湛,处事沉稳,特擢升为司制司典制,正八品,协助张司制管理司内文书、图样及部分女工事宜。
旨意一下,司制司内反应各异。有真心为沈青澜高兴的,如几位受过她指点绣技的绣娘;也有表面恭贺、内心嫉恨的;更有如之前那位被处置的掌事嬷嬷余党,眼神闪烁,不知在谋划什么。
张司制亲自将代表典制身份的腰牌和服饰交给沈青澜,语重心长:“青澜,你之才学心性,担当此职绰绰有余。只是位越高,责任越重,盯着你的眼睛也越多。望你戒骄戒躁,谨言慎行,莫要辜负了皇后娘娘的赏识与本官的期望。”
“奴婢谨记司制大人教诲,定当恪尽职守,不负厚望。”沈青澜恭敬接过。她明白,这升迁既是机遇,也是更大的考验。从此,她不再仅仅是埋头做工的宫女,开始真正接触到宫廷女官的管理层面,也将更深地卷入司制司乃至后宫的人事纷争。
她搬入了典制独有的小小单间,虽然依旧简陋,但总算有了私密的空间。她将母亲留下的银镯小心收好,将萧景玄那“已知,安心”的纸条藏在贴身的香囊里。这些,是她在这冰冷宫闱中,仅有的温暖与力量来源。
成为典制后,沈青澜的工作内容发生了变化。她需要审核各房呈上的绣样、物料清单,分派任务,核验成品。她过目不忘、心细如发的长处得到了更大的发挥。任何图样上的细微差错,物料账目上的不清不楚,都难以逃过她的眼睛。她处事公允,不徇私情,很快便在司制司内树立了威信。
然而,树大招风。这日,她核验一批即将送往长春宫(德妃居所)的夏季纱缎时,发现账目上记录的数目与实物有细微出入,少了三匹价值不菲的冰绡。她立刻下令封存所有相关物料和账册,并亲自追查。
负责此事的是一名姓钱的老典记,支支吾吾,语焉不详。沈青澜不动声色,并未立刻发作,只让她回去细想。当晚,她便通过“青鸟”渠道,将此事简略报予贤妃,并提及可能与长春宫有关。她需要借助贤妃的力量,查清这背后的牵扯。
靖王府 · 驱虎吞狼之效
宫外,萧景玄密切关注着赵永停职后的动向。
“殿下,果然不出您所料!”顾昀回报,“赵永被停职后,太子府和王府(王崇焕)那边都有了动作。太子似乎想弃卒保帅,暗中派人接触赵永,许以重利,想让其将所有事情一力承担。而王崇焕那边,则似乎在暗中清理与赵永相关的其他痕迹,尤其是当年科考阅卷环节的一些经手人。”
“狗咬狗,一嘴毛。”萧景玄冷笑,“让他们互相猜忌,互相撕扯最好。我们的人,继续盯着,尤其是王崇焕清理痕迹的那些人,看看能否找到突破口,拿到更实在的证据。”
“是!另外,我们监视墨韵斋的人回报,崔琰府上的幕僚又去了一次,这次似乎带了重礼,但墨琛先生依旧闭门不见。崔府的人悻悻而归。”
萧景玄挑眉:“看来墨先生是铁了心要等本王这边的消息了。也好,待我们拿到更关键的证据,再去请他出山不迟。”他顿了顿,问道,“青澜在宫中近况如何?”
顾昀脸上露出一丝笑意:“沈姑娘已被擢升为司制司典制,正八品女官。不过,似乎又遇到了些麻烦,正在查一桩物料短缺的案子,涉及长春宫。”
萧景玄闻言,眸色一沉:“德妃……齐王禁足,她倒是愈发不安分了。让我们在宫内的人,必要时暗中协助青澜,但切记,不可暴露,一切以她的安全为首要。”
“属下明白。”
&nbs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