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声清啼,忽地在满院候望的人心头炸开。
那声音清亮悠远,不似凡婴孱弱,倒如一声脆响,直透屋瓦,撞进众人耳里心头。
顷刻之间,院中那根绷了一宿的弦,尽数松开。
先前各自寻了石凳、门槛坐等消息的亲眷,此刻几乎不约而同地站起身,簇拥着朝那扇紧闭的房门围去。
脸上神情虽各不相同,却都压不住一股关切与欢喜。
片刻后,门“吱呀”一声开了。
柳秀莲抱着个小小襁褓走出,眉眼间带着几分劳乏,更多的却是抑不住的喜色,步子稳稳当当。
以姜曦如今修为,腹中胎儿自是灵气滋养,早非常俗。
临盆之际,更有灵息激荡,非常接生婆子哪里近得了身?
这村里村外,也唯有柳秀莲这般已踏入修行门槛的,方能从容应手。
姜义与刘庄主,自是头一个迎了上去。
两位老爷子并肩凑近,却不似寻常人家般急着分辨男女。
毕竟刘庄主早说过,他们刘家自镇守山中以来,历来一脉单传,且必是男丁,此处自不用多疑。
二人只把眼神落在襁褓之中,瞧得比账房先生点银子还仔细。
看的,不是别的,正是那小人儿的根骨资质。
这一瞧,便移不开眼了。
襁褓里那婴孩,甫一落地,竟半点寻常稚弱都无。
一身肌肤莹白如羊脂浸润,隐隐透着光泽;
一口先天元气鼓荡在小小胸膛里,圆融饱满,不见半点外泄。
在这般灵气充盈的境地里,呼吸竟也安然自若。
襁褓中小手小脚扑腾不停,力气十足,倒像个生龙活虎的小郎君。
两位老爷子见状,哪里还不明白?
这分明是个天生的修行胚子,筋骨调息之事,全不必费心,日后只管直入观想、读书明神,便能走得稳当。
二人对视一眼,眼底笑意藏也藏不住,连嘴角的胡须都忍不住翘起几分。
院子里的喜气,登时便沸腾开来。
姜义闻言,抚着颌下长须,笑得满面褶子都舒展开去,眼角余光里,尽是满意。
这心头,当真是快活非常。
只觉这些年行善积德,竟换来接连不凡的后人,便似上天也垂青自家。
心念电转间,他不自觉地,将眼前这甫一出世的外孙,与远在鹰愁涧的曾孙,暗暗掂了掂轻重。
倒也不是要分个高下,只是二者,确乎走了两条迥然不同的路数。
眼前这外孙,像一块天成的美璞,气机圆融,毫无瑕疵。
打从娘胎里出来,便已稳稳站在比旁人高出许多的起跑线上,往后修行,自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