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肉冒着热气,还有一碟碟腌黄瓜、拌海带,都是战士们省下来的战备粮。
张首长拿起筷子,指着菜笑:“条件有限,就这些家常的,各位别嫌弃。前线的战士们平时吃罐头多,今天特意让炊事班炖了这些,跟各位一起热闹热闹。”
许成军刚夹了块红烧肉,就感觉有人碰他的胳膊,转头一看,是白天邻座的小战士,手里还攥着那本稿纸:“许老师,您……您能给我签个名不?我想寄给我妈,让她知道我在部队见着大作家了。”
他话音刚落,周围好几个战士都围过来,手里拿着笔记本、甚至是军帽,七嘴八舌地喊:“许老师,也给我签一个!”
“我也要!《红绸》我看了三遍!”
许成军赶紧放下筷子,接过笔就签,手都快写酸了。
茹志鹃在一旁笑着打趣:“成军,你这人气,比小庆和陈冲还旺啊!”
刘小庆立刻接话:“那可不,许老师的《红绸》在战士们心里,比我们演的电影还扎根呢!”
说着就把自己的笔记本递过去:“也给我签一个,回头我跟朋友显摆去。”
一旁的小战士看着刘小庆眼前一亮:“您是何翠姑吧!您能给我也签一个么?”
许成军摊手:“翠姑人气可不低啊!”
张首长看着这热闹场面,喝了口茶说:“各位老师,跟大家说下明天的行程。早上八点坐吉普去基层连队,先去一连,他们刚从演习场下来,好多战士都等着跟各位聊聊;中午在连队吃大锅饭,下午去二连,跟大家聊聊天;晚上回营地,跟老兵们开个座谈会,主要聊聊天,听听他们的故事。”
他顿了顿,又补充:“基层条件比营地差,路也不好走,各位多担待。不过战士们都盼着你们去,昨天还有个战士跟我说,想请各位老师帮他看看家书,怕写得不好让家里担心。”
许成军几人立刻点头:“没问题,我们也跟战士们交流交流,互相学习。”
正说着,食堂门口突然传来一阵响动,几个刚换岗的战士扛着枪跑进来,看见满桌的人,赶紧站在门口不敢动。
张首长笑着招手:“过来坐!正好跟各位老师聊聊,你们不是总说想看《红绸》的作者吗?这就是许成军老师。”
战士们眼睛一亮,小心翼翼地走过来,其中一个高个子战士红着脸说:“许同志,我……我特别喜欢您写的许建军,他是我的榜样。”
许成军心里一热,刚要说话,就见张首长端起搪瓷缸:“各位老师,我以水代酒,敬大家一杯!感谢你们能来给战士们送温暖,你们的文字、你们的表演,比啥都能鼓舞士气!”
众人一齐端起缸子,跟张首长碰了碰,清脆的碰撞声混着战士们的掌声,在食堂里响个不停。
晚饭后,战士们还围着不肯走,陈冲和刘小庆给大家唱《小花》的插曲,唐果强则跟战士们比划战术动作。
许成军被一群战士围着,教他们写家书的技巧,从“怎么开头跟妈问好”,到“怎么跟妹妹说部队的趣事”,说得口干舌燥。
但是要比起来。
在这个环境确实更有意思。
张首长走过来,拍了拍他的肩:“许同志,您的书我们部队里转载之后反响非常好,希望你能继续投身军旅题材作品创作,我们期盼备至。”
&nbs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