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七章 慰问与再次唱响 (5/6)
本站域名 【m.64sw.com
如果遇到没有章节内容的情况,请尝试换个浏览器阅读
换源:
节点二二 ↓

p;许成军笑着点头,“下一部发表在《收获》上,可以看做《红绸》的续作。”

    “续作?那可太好了,我们这些在部队里搞文艺工作的同志就盼着您这样的作家能有些新的作品,我们的工作才好开展啊!”

    “您太客气了,这次部队采风给我带来很大的触动。”

    “不是客气,我们NJ军区正在协调战士出版社希望能出版您的《红绸》。”

    “还有这事?”

    “当然!”

    说到这,许成军吃了一惊,讶异的抬了下头?

    战士出版社是JFJ出版社的前身,新中国成立 30周年前夕,新修订的《星火燎原》第 1卷就是由战士出版社重新出版的jfj新闻传播中心出版社。

    如果能在战士出版社出版最大的好处可能就是部队自己就会采买一大批。

    在稿酬上带来的收益是显而易见的。

    他望着窗外的夜色,煤油灯的光透过窗户洒进来,落在战士们年轻的脸上。

    远方。

    不知道大哥现在有没有收到家里的信,不知道他会不会也像这些战士一样,把对家的牵挂藏在某个小物件里。

    晚饭后的军营空场,煤油灯挂在老槐树枝桠上,昏黄的光洒在满地的小马扎上。

    战士们没急着回营房,三三两两地凑着,有的手里还攥着没写完的家书。

    下午听说许成军要弹唱,连刚换岗的战士都揣着枪跑过来,把空场围得里三层外三层。

    这大作家还能唱歌?

    唱的好么?

    害,名人唱歌跑调也是谈资嘛!

    许成军从吉普车上抱下吉他时,人群里响起一阵小声的惊叹。

    那是把魔都民族乐器厂的793吉他,琴身贴着块浅棕色胶布,还是林一民表哥淘来的二手货,此刻在煤油灯下发着温润的光。

    “这就是吉他?”

    有个农村来的小战士凑到前排,指尖刚要碰到琴弦,又赶紧缩回去,眼里满是好奇。

    “许老师,这乐器能弹出啥声啊?”

    有人喊了一嗓子,是白天跟许成军学写家书的战士。

    许成军坐在空场中央的木箱上,调弦的指尖顿了顿,笑着回:“能弹出你们想家的声儿。”

    这话一出,人群里笑了,却又很快静下来。

    谁不想家呢?

    尤其是想起南边的硝烟,想起家里的槐树下等着的人。

    这年代服役回趟家可比后世男的多。

    吉他弦“嗡”地一声响起时,全场瞬间落针可闻。

    第一句“你在南疆的硝烟里,握紧钢枪”飘出来,靠在树干上的老兵突然直了直腰,他戴着顶旧军帽,帽檐压得低,此刻却悄悄抬眼,盯着许成军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我的时代1979!最新章节 http://m.64sw.com/xiaoshuo/wodeshidai19790/read/97/197.html !64书屋,有求必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