嘿,就怕你不来!”
现在的唐果强也是春风得意。
凭借该赵永生这一角色他获得了文化部1979年优秀青年创作奖。
从电影人的履历上来讲,最重要的是他还在这一年随中国电影代表团首次参加戛纳电影节。
茹志鹃看着这一幕,悄悄碰了碰许成军的胳膊:“你之前说的‘文学不分通俗和严肃’,就这意思?”
许成军笑着点头,刚要说话,就见刘晓庆跑过来,手里举着个红薯:“茹老师,许老师,快尝尝!战士们刚从灶上拿的,还热乎着呢!”
她把红薯塞到他手里,烫得许成军赶紧换手,“一会儿排练完,咱们跟战士们一起吃大锅饭,听说今天炖了排骨,是他们省下来的战备粮!”
正说着,黎汝清站起来拍了拍手:“好了好了,咱们先排《小花》的片段!小庆、陈冲、果强,你们仨先上,就排‘赵小花找哥’那段,成军你在旁边看着,待会儿给战士们聊家书的时候,也能结合着说。”
刘晓庆和陈冲立刻站到台中央,唐国强也整了整军装,刚要开口,台下突然传来战士们的喊声:“唐老师,演得像点!我们都看过《小花》,可别糊弄我们!”
唐国强笑着拱手:“放心!肯定不糊弄!演不好,你们罚我给你们唱军歌!”
台上台下的笑声混在一起,马灯的光落在每个人脸上,暖融融的。
许成军啃着热红薯,忽然想起大哥许建军。
不知道大哥现在在哪,是不是也像这些战士一样,能吃到热乎的红薯,能听到这么热闹的笑声。
排练到夕阳西下时,木台边已经围满了战士,有的搬着小马扎,有的靠在树干上,连炊事班的师傅都端着刚煮好的绿豆汤过来,给每个人碗里舀了满满一勺。
许成军喝着绿豆汤,听着刘晓庆和陈冲的对台词声,看着唐国强跟战士们比划战术的身影。
某种意义上,这场慰问不是“给予”。
而是他们这群搞文艺的,被战士们的热乎气裹着,补了满肚子的“精神慰藉”。
这天晚上,南京军区张首长做东,在营地食堂里设宴接待文艺界的同志们。
食堂里的长条木桌被拼在一起,上面铺着块洗得发白的蓝布,角落的煤炉上炖着大锅菜,香味飘得满食堂都是。
张首长穿着笔挺的军装,他被推到主位,手里攥着个搪瓷缸,先跟众人敬了个礼:“各位老师能来军区慰问,战士们比过年还高兴。我先介绍下自己,老张,文化部的,在这干了八年,今天能跟各位搞文艺的同志凑一起,是我的荣幸。”
众人赶紧起身回礼,一个个报上名字。
许成军刚说“我是许成军,写的”。
底下就传来战士们的小声欢呼,有人还使劲鼓掌,吓得旁边端菜的炊事员手都抖了抖,菜汤差点洒出来。
食堂里早挤得满满当当,战士们里三层外三层围着桌子,前排的踮着脚往这边凑,后排的扯着前排人的衣角不停问:“张首长说啥了?许老师刚才是不是提到《红绸》了?”
前排的人也顾不上回头,只含糊应着:“说了说了,待会儿给你学!”
菜很快端上桌,搪瓷盘里的红烧肉油光锃亮,土豆炖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