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里听他弹吉他,他坐在桂树下,唱“北乡等你归”,眼里满是认真。
如今他的肩膀很暖,声音很稳,这份属于两人的默契。
不用多说,就知道对方在想什么,在期盼什么。
好似比任何承诺都让她安心。
“给我唱首歌吧?”
“唱什么?”
“唱那首无锡景怎么样?”
苏曼舒怔怔地看着许成军,却没说话。
许成军捡起了一个小石子,扔在江上打起了一个水漂。
“其实听到你唱歌的时候,我就在想这会是个什么样的姑娘,是文艺的?是风流的?还是容貌昳丽的?”
“那最后是怎么样的呢?”
苏曼舒手拄着脸,目光始终盯着许成军的眼睛。
“一开始是惊艳,是你站在阳光下的模样。”
“后来是欣喜,是你在跟我聊文学时的产生的‘知己’感。”
“现在呢?”
“现在都模糊了,因为你就是我喜欢的模样啊。”
苏曼舒有些痴了。
“许老师,我们一起走下去好不好?”
“就像黄浦江一样,永远永远的向前走。”
暮色渐浓,黄浦江的浪轻轻拍着堤岸,像在为这份慢慢升温的爱情,打着温柔的节拍。
许成军把本子还给苏曼舒,两人的脸越发地近,却都没躲开,只是相视而笑。
桂香还在风里飘,星子已经缀满了夜空,属于他们的故事,正像这 1979年的秋天一样,慢慢展开,带着对未来的期待,带着彼此的默契,在时光里,悄悄发着光。
“我有一段情呀
唱畀拉诸公听
诸公各位静呀静静心呀
让我来唱一只无锡景呀
泉水碧清
茶叶泡香片呀
锡山末相对那惠泉山呀
山脚下两半边开个泥佛店呀
开个泥佛店哟”
——
第二天,许成军来到中文系资料室。
找了几本宋代文学的资料和当前的前沿论文。
其实也说不上多么前沿,1979年的宋代文学研究面临着极端困境:文献供给不足。
大型总集如《全宋文》《全宋诗》尚未编纂、善本与海外孤本难以获取、出土文献(如宋代简牍、碑刻)未被系统整理。
&nb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