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娄半成来了 (1/2)
本站域名 【m.64sw.com
如果遇到没有章节内容的情况,请尝试换个浏览器阅读
换源:
节点一 ↓

阎埠贵厚着脸皮占些小便宜倒也罢了,唯独让他觉得丢面子的是没能将何雨柱送来的土特产转交给冉秋叶。换成四合院里的其他人,肯定会找个借口,说什么还没找到合适的机会跟冉秋叶提这事,但阎埠贵自己心里明白,这么做是有愧于心的。

阎埠贵见到何雨柱便夸赞道:“柱子,你现在真是有出息了,连文章都能登上报纸了。我跟学校里的同事们提起,他们都对你佩服得很。”

何雨柱对阎埠贵的印象尚可,毕竟他一个人靠着三十来块的小学教师工资养活着一大家子,确实不易。按照六五年冉秋叶到棒梗家家访时所说,帝都的贫困线是人均收入五元,阎埠贵家已然算是贫困户了,如果不精打细算,恐怕真的难以维持生计。

他客气地笑着回应阎埠贵:“三大爷您别笑话我了,我只是偶尔表现好一点罢了,真没什么值得骄傲的。”

阎埠贵连连摆手:“你这就太谦虚了,如果不是文字功底扎实,报社怎么可能会聘请你当通讯员呢?”

随后,阎埠贵又问何雨柱:“柱子,你能帮我家里拍几张照片吗?”

何雨柱很干脆地回答:“没问题啊,三大爷,您准备个胶卷,什么时候想拍,我都给您拍。”

阎埠贵瞪大眼睛:“你这不是有胶卷吗?我只拍两张,还需要再买胶卷吗?”

何雨柱同样瞪大眼睛答道:“拍这些照片的胶卷是一大爷买的,已经用完了。我手里这个胶卷是公家的,数量都是记录在案的,要是到时候底片对不上,我可是要承担责任的。”

阎埠贵听后无言以对,只得摇摇头,讪讪地离开了。

时间一天天地过去,很快来到了“五一”劳动节这一天。这段时间里,他还被列入了入党积极分子名单,估计是因为帝都日报通讯员的身份起了作用,才能如此快速地成为入党积极分子。

一到“五一”,结婚的热潮如同泄洪般到来,何雨柱又开始忙碌起来,既痛苦又充满乐趣。当然,他乐意这样忙碌,一方面可以增加收入,尽管对他来说这点钱并不那么重要,因为他手上还有上千块钱;另一方面,这种忙碌也可以拓宽他的人际交往圈子,强化人脉关系。

这一天上午,林主任告诉何雨柱杨厂长找他,何雨柱立刻赶往厂长办公室:“厂长,您找我?”

“嗯,我记得你父亲是谭家菜的传承人吧,你自己学得如何了?”杨厂长从一堆文件中抬起头向何雨柱问道。

“还行吧,比一般的厨师要强一些。”

“好嘞,厂长,下午三点半你到工厂大门口找我,咱俩一块儿去办事,没任何问题吧?”

“明白了厂长,一切都妥了。那我就先回去工作了。”何雨柱琢磨着,估计杨厂长是要带着他去哪家露一手厨艺,便毫不犹豫地答应了下来。

到了约定的下午时刻,何雨柱在工厂门口登上了杨厂长的车子,来到了一座小洋楼前。他心里琢磨:不会是要去娄晓娥家吧?

一下车走进门,杨厂长便对着迎出来的中年男子打招呼:“娄董,这次特意给您带来了一位谭家菜的大厨,您给把把关,瞧瞧他的手艺怎么样。”

“哎呀,杨厂长真是费心了,做饭这个事情我可不懂行,快请进,请进。”娄董热情地招待着杨厂长和何雨柱,并将他们引进屋内。

杨厂长向娄董介绍道:“这就是何小师傅,谭家菜也做得一手好,您让人先带他去厨房预备吧。”

“好的,那就辛苦何小师傅了。”娄董随即让身边的女佣引导何雨柱前往厨房。

何雨柱进了厨房,先是察看了调料是否齐全,接着又审视了一下食材。

谭家菜作为著名官府菜系之一,又被称为“榜眼菜”,其特色在于擅长烹制干货并需高汤长时间炖煮海八珍,主要烹饪技法包括烧、炖、煨、靠、蒸,且讲究慢工出细活。

实际上,若要真正做出地道的谭家菜,此时让他前来显然时间是远远不够的。单是熬制高汤就需要两三天的时间,更何况泡发干货也需要大半天。然而,何雨柱看到已有一些燕窝、鱼翅以及乌参、干贝之类的海鲜干货已经被提前泡发好了,这样的话,至少可以做出三个大菜。

趁女佣离开厨房之际,何雨柱毫不客气地将用来吊汤的两只整鸡和一只鸭子,还有干贝、火腿和肘子等食材放进了自己的空间戒指。随后,他又从背包中取出两罐事先熬好的醇厚高汤,开始精心烹制菜肴。

平日里,何雨柱总会抽空熬一锅高汤,这段时间里,他已经积累了十几罐的高汤存货,这就是他保证菜品美味的秘密武器之一——不论做什么菜,只要可能用水的地方,如果换成高汤来替代,那么做出来的菜品味道必定会更加鲜美。

而谭家菜的高汤熬制法最为巧妙独到,因此何雨柱也熬了许多高汤,并将其装入统一规格的瓷罐存放在空间戒指中,每逢外出掌勺时,他会用食材换取高汤,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四合院:重生50,上交亿万吨粮最新章节 http://m.64sw.com/xiaoshuo/siheyuan0chongsheng500shangjiaoyiwandunliang/read/79/350.html !64书屋,有求必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