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作了一片银色的乱羽,散落在空中,像是早已失去方向的流星。
那无数箭矢中,有十几支失控的流矢直接扎进了汉军盾阵之中,带倒了两名重甲步兵。鲜血顺着盔甲的缝隙滴落,盾阵一阵骚动,几名士兵慌乱中试图站稳,但地面湿滑,战马嘶鸣,整个防线的稳固性开始出现裂缝。
这一切都在不断变化,风沙中,每个人的心跳仿佛都变得沉重而急促,耳边响起的不仅是兵刃的碰撞声,更有那种将整个大地吞噬的压迫感。
黄巾军的牛皮战鼓在此时轰鸣,波才亲自抡起裹着铜钉的鼓槌,每声重击都与飓风的呼啸相应,气势磅礴。鼓声中夹杂着黄巾军士卒的呐喊,那些面带狠戾表情的士卒,赤红的眼睛充满了愤怒与不甘,宛如猛兽,带着野性扑向敌阵。尘烟与风沙凝成的黄龙卷贴着地面翻滚,带着如潮水般的力量向汉军前阵席卷而去,瞬间吞噬了他们的视野。
空气中弥漫着灰尘和焦土的味道。汉军已经悄然绕至黄巾军阵地的三面,他们精心策划的一场火攻即将展开。西风如刀,吹得战场上空的烟尘愈加翻滚,火势在这风的推动下,显得愈加狂暴。
黄巾军的阵列看似坚固,布满了帐篷、兵器和粮草,然而他们并未料到,这片战场将成为一场火海的中心。汉军士卒们手持火把,身手敏捷地在战场四周部署。首先,西风之地的汉军士卒开始点燃了藏在草丛中的干草堆,烈火迅速蔓延,跳跃的火焰如猛兽一般肆意吞噬着一切。
紧接着,南侧的汉军士兵也点燃了为战事准备的木材堆,火光呼啸着向黄巾军的防线扑去。北面,另一队汉军士卒迅速架起火箭,用箭头涂抹着易燃油脂,一支支火箭飞射入空中,划破天际,带着尖锐的呼啸声直冲黄巾军的阵营。他们精准地击中黄巾军的军营和防线,燃起了更为猛烈的火光。
随着西风愈加猛烈,火势如脱缰之野马,疯狂席卷黄巾军的阵地。原本肃静的营地瞬间变成了一片混乱的火海。黄巾军的士卒们纷纷惊恐地四散奔逃,火光映照得他们的面庞扭曲,眼中充满了恐惧与绝望。火焰迅速吞噬了黄巾军的帐篷、粮草和军械库,木材和干草一碰即燃,发出轰然的爆裂声。
军阵的中心,黄巾军的指挥官正高声指挥着队伍,但他的声音被愈来愈大的火焰声吞噬。阵地在西风的助推下,火焰迅速向两侧蔓延,原本井然有序的军队已经开始崩溃。黄巾军的士卒试图扑灭烈火,然而战场的风力和火势却让他们的努力显得无力。烈焰吞噬了他们的甲胄和武器,弹药库爆炸的冲击波震撼了整个阵地,四散的火星将更多的帐篷点燃。
更糟糕的是,黄巾军的营地中,仓储粮草堆积如山。一旦起火,这些干草、木材、粮食和油料瞬间爆发出熊熊大火,气浪扑面而来,熔岩般的热浪炙烤着每一名士兵。连空气都仿佛变得沸腾,连带着士卒们的战斗意志也开始被熊熊烈火吞噬。很多士兵被炙热的火焰逼得慌乱而四散,却发现自己陷入了被火围困的死局,无法逃脱。
火势在西风的推动下,愈演愈烈。黄巾军的军阵不复存在,成片的士兵和马匹在火光中挣扎、嘶叫。火焰如洪水般蔓延开来,迅速吞噬了整个营地,帐篷与兵器库变成了灰烬,连同无数黄巾军士卒的尸骨。黄巾军原本坚强的防线在这场火灾面前如纸糊般脆弱,完全没有抵挡住汉军精心策划的火攻。
黄巾军的指挥官见势已不可挽回,急忙试图组织残余队伍撤离,但这场突如其来的火灾已经让他们陷入四面楚歌的困境。火焰遮蔽了视线,浓烟刺痛眼睛,士兵们的身影在火海中变得模糊。许多黄巾军士卒的逃亡之路被火焰封死,他们只能选择在烈火中英勇战死,或者被热浪吞噬。
火光照亮了整片战场,黄巾军的营地彻底变成了火海,所有的装备、粮草、兵员几乎无一幸免。西风越吹越急,火焰跳跃着,吞噬着这一切。而在这熊熊火光的背后,汉军士卒站得远远的,目送着黄巾军的军阵被烈火摧毁,剩下的,只有成片的焦土和烟雾缭绕的废墟。
至!”经验丰富的老校尉低声警告,脸色阴沉。话音刚落,皇甫嵩的具装铁骑已如雷霆般撕开烟墙,三百匹河西骏马披着鳞甲,亮银色的鳞甲在阳光下闪烁,闪动着冷冽的光芒。马槊锋利如刃,随着骑兵疾驰,刀锋在空气中发出刺耳的嗡鸣,切割着即将到来的风暴。骑兵们的脸上大多紧绷,目光如鹰隼般锐利,许多士兵紧咬牙关,满脸的血汗与泥尘混杂着,呼吸急促,显然是为这场生死之战做好了准备。
然而,战局并非一帆风顺。黄巾军的士卒们奋起抵抗,面对汉军的压迫,双目中满是死战的决绝。一个身披破旧甲胄的黄巾军士卒咬紧牙关,手握长矛,紧张地盯着飞驰而来的敌骑。他的手指已经因为紧握矛杆而泛白,脸上的肌肉因为过度紧张而微微抽搐。随着汉军重骑兵的冲击,他迎面刺出长矛,却被一名骑兵飞跃而过的马槊划破了喉咙,血喷涌而出,喷在了他身前的战马和甲胄上。那名黄巾军士卒眼中满是惊恐和无力,他的矛还未完全收回,便随着一声哀嚎倒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