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四章 火攻 (2/5)
本站域名 【m.64sw.com
如果遇到没有章节内容的情况,请尝试换个浏览器阅读
换源:
节点四 ↓

汉军武刚车冲破东侧营墙,包铁车轮碾过燃烧的鹿砦,车顶飘扬的赤底“朱“字旗已烧去半边。

何仪的残部在火龙卷中化作人形火炬,这些来自江夏的船夫至死保持着划桨的姿势。黄邵带着三百亲兵试图穿越火墙,却被突然转向的旋风逼回核心,这个以狡诈著称的渠帅最终抱着劫掠来的镶玉漆盒,在粮仓爆燃的轰鸣声中化为焦炭。

黎明前最黑暗的时刻,孙宇在尸堆里发现了那个独眼少年。孩子的右臂紧搂着半截黄幡,烧焦的皮肉与布帛黏连成团。当他用剑尖挑起残破的幡面时,突然瞥见少年腰间别着的陶埙——埙身彩绘的朱雀图案,竟与宛城乐坊歌姬所用的制式如出一辙。

三十里外的颍水河面漂满浮尸,晨雾中传来朱儁部收缴兵器的铿锵声。皇甫嵩的玄甲亲卫正在清点火铳,这些来自益州的铜制火器在昨夜的火攻中意外炸膛,七名弩手的残肢还挂在烧秃的槐树枝头。

曹操用刀尖挑起片未燃尽的《太平经》残页,帛书上的“甲子“二字正在晨光中蜷曲碳化。他转头想对孙宇说些什么,却见南阳太守正望着天际盘旋的食腐鹫群发呆,染血的鱼鳞甲上沾着片焦黄的槐叶。

“苍天已死!“火海中传来嘶吼,何仪带着数百亲卫试图冲出火墙。这些荆楚汉子挥舞着竹矛,粗麻衣摆沾满火星。孙宇的坐骑不安地踏着焦土,他闻到毛发烧焦的臭味——不知是战马还是人。

曹操突然猛夹马腹,钢刀出鞘的龙吟声刺破喧嚣:“诸君随我破阵!“三百重甲骑兵如离弦之箭刺入浓烟。孙宇催动战马紧随其后,倚天剑劈开热浪的瞬间,他看见个少年黄巾跪在焦尸旁,手中的柴刀只剩半截——那孩子最多十五岁,左眼插着半支折断的箭矢。

火龙卷吞噬了整个后营,波才的帅旗在烈焰中化作飞灰。刘辟带着残部向西溃逃时,被朱儁的弩手射成了刺猬。黎明将至,孙宇踩着满地焦黑的尸骸走过战场,发现一具汉军传令兵的尸体——那少年右手仍紧握着被烧变形的铜虎符,左臂却不知去向。

皇甫嵩的捷报七日后抵达洛阳,但孙宇记得最清楚的,是那个被战马踏碎的黄巾少年。孩子的发髻散开时,有片未燃尽的黄巾碎片飘落在他染血的鱼鳞甲上,像只垂死的蝴蝶。

波才踩着露水浸湿的草叶,踏步走上辎重车顶,皮靴在湿润的草丛上轻轻发出“咯吱”的声音。凌晨的寒气还未完全散去,露水凝结成珠,随着他的步伐不断从车顶滑落。那三十面杏黄大旗在他身后徐徐展开,如同金色的浪潮在清晨的微风中飘扬,每一面旗帜上鲜艳的刺绣在晨光下仿佛活了过来,微微抖动,迎风展现出庞大的气势。旗杆的金属与黄布交织在一起,发出“呜呜”低沉的响声,仿佛在为即将来临的战斗奏响前奏。

在他的指挥下,裹着黄巾的流民们正忙碌着,一队队身影穿梭于辎重车阵间。他们手中麻布已被染成深深的黄色,紧紧缠绕在竹枪的尖端,仔细看,每一根竹枪的火炬部分都在油中浸泡得透亮,焰火一旦点燃,定能引起剧烈的爆炸。而这些黄巾军的流民们,不紧不慢地低语着《太平经》的经文,声音从车阵的缝隙中飘散开来,像阵阵低沉的雷鸣,令人不自觉地心生不安。

突然,波才一声高喝,“苍天泣血,黄天当立——”

手中的九节杖随之高举,血色的旗帜随风翻卷,旗幡上的朱砂字迹在晨光中显得尤为鲜艳,仿佛在为这场即将爆发的战斗染上了鲜血的色彩。

随着波才的号令,十万黄巾大军仿佛被惊动的蚂蚁群一般开始躁动,前排的老弱,脚步蹒跚,却也不敢停下,手中的竹枪随着每一步的推进而摇晃。藏在人潮中的钩镰手则故意拖动着环首刀,金属刮擦地面的声音清脆而尖锐,仿佛是让战马心头的狂躁再添一层烈火。汉军的战马随着那刺耳的声音不断躁动,铁蹄重重地刨动着地面,马腹间的气息喷出,回荡在晨雾中。

巳时三刻,第一道阳光突破乌云的束缚,刺破天际,洒下金色的光辉。然而,阳光的温暖并未带来宁静,反而带来了更加沉重的威胁。西北的天际猛然腾起昏黄的沙幕,仿佛大地在这一刻深深吸气,带着沉闷的咆哮。皇甫嵩看到这一幕,猛地攥紧了剑柄,他的心猛然一沉——这一阵风沙不同寻常,仿佛不是自然的风暴,而是某种人为的诡异之力。他目光锐利,直视着远方的沙尘,知道这必然是波才背后巫祝们的阴谋。阵后燃起的硫磺符纸散发出刺鼻的烟雾,随着风沙的卷动,烟雾与砂砾交织着扑向汉军右翼,犹如恶魔的爪牙,强行挤压着空气中的每一丝气息。

就在这时,朱隽的嘶吼声在弓弩阵中炸响,震破了短暂的沉默。五千名弩手纷纷扳动望山,动作整齐划一,如同一口口机械的怪兽,瞬间调整好瞄准角度,将弓弩的弦拉得笔直。特制的三棱箭簇在初升的阳光中闪烁,预备将它们带向目标。然而,狂风来的比预期更加猛烈,风沙像是被激怒的猛兽,夹带着砂砾与烟雾,疯狂地扑向那锐利的箭簇。第一波箭雨还未到达最高点,便在风刃的切割下变得凌乱不堪,箭矢们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流华录最新章节 http://m.64sw.com/xiaoshuo/liuhualu/read/87/330.html !64书屋,有求必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