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毕亚雄的个人能力来看,曾指挥过葛洲坝二期围堰合龙,创单日抛投强度世界纪录,48小时连续施工调动船舶217艘,零伤亡。
葛洲坝最高同时指挥78家分包单位,这种资源调度经验,在这个时代是绝无仅有的,完全就是以后基建总承包的预演。
陈学兵前世对这个人也有印象,当时毕亚雄正担任南方电网的副总。
从这个过渡来说,毕亚雄的仕途应该是一路坦途。
但就这么巧,近年的特高压技术路线之争,毕亚雄是直流派的代表人物,去年在能源论坛摆明车马地发言“交流特高压每公里造价是直流的1.7倍,经济性存疑”。
这本来不是一个技术问题。
直流电输电损耗比交流电低,安全性更好,调度也更灵活,但交流电成熟,设备国产化率高。
交流派主张的“晋东南-荆门1000kV交流”今年8月获批示范工程,直流派的“向家坝-上海±800kV直流”却暂时搁置。
就在上个月底,毕亚雄在三峡的职务也从“生产技术部主任”调整为了“输电顾问”。
这应该是一次负气出走,而且毕亚雄的意愿很强,上个周末才见过了一家做光伏的民营能源企业,这个周末又来见自己。
应该在对比条件。
“我问了一下,按照今年出台的《中央企业负责人薪酬管理暂行规定》,按毕总的级别,年薪应该在20万以上吧?”陈学兵笑道。
这本来是个敏感的问题,但在这样的流程里,又是个不得不谈的核心问题。
他当然知道毕亚雄的收入,不过此刻故意提起今年出台的条款。
这个规定出台之前,一些国企是有天价薪酬和很多隐形福利的,甚至可以发放股票期权。
规定一出,有了红线,薪酬结构加了锁链,国企管理人基本年薪不得超过职工平均工资12倍,绩效年薪不得超过基本年薪的3倍,总薪酬基本锁死在80万以内了。
所以今年也是国企高管跳槽私企的转折年。
毕亚雄也是第一次跳槽,心里没这么多弯弯绕,闻言苦笑道:“18万多吧,这个规定没出来之前,公司福利待遇加总起来要高一些,有二十几万。”
“嗯我知道毕总是有职业追求的人,我们股安建设也是从水利起步,规模还比较小,做的事情没有长江水电这么大,但在未来规划上,具备不弱于它的意义。”
陈学兵邀请毕亚雄进了包房,给了他一份刚打印出来的热乎资料。
内容上跟昨天于春尹谈话的差不多,不同的是在发展资金上给了一些标注。
毕亚雄打开一看。
初是看到“数字化科技基建方向”,还有旗下奇点和展讯公司的技术发展,微微点头。
而后看到数十亿的项目资金,小心翼翼地瞧了陈学兵一眼,抿了抿嘴。
再看到上百亿的总资金规模,而且标注“2007”,眼神都有些震惊了。
他想再往后翻时,发现没了。
“陈总.你这具体规划,就做一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