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 绝境中的自我突破 (1/4)
本站域名 【m.64sw.com
如果遇到没有章节内容的情况,请尝试换个浏览器阅读
换源:
节点二二 ↓

      楼梯间的防火门在身后合拢,金属搭扣咬合的声音比刚才更沉,像是某种判决落锤的回响。亚瑟没有停下,脚步甚至没有一丝迟疑,反而加快了些许,继续往下走了一层。他熟悉这栋楼的每一处死角——安全通道拐角处的通风口常年漏风,监控有三秒盲区;二层东侧消防栓后的墙面有一道细微裂痕,是他前年测试逃生路线时用指甲划下的记号。如今这些细节都成了他沉默的盟友。

    他在墙边站定,背脊贴着冰凉的水泥面,呼吸微微放轻。从外套内袋摸出那支笔时,指尖触到了布料下一道旧伤疤——那是三年前一次紧急撤离中被碎玻璃划开的。那时他还相信规则能被修补,而不是彻底推翻。

    他拧开笔帽,动作缓慢而精准,仿佛怕惊扰了什么。银灰色的芯片躺在笔腔深处,像一枚沉睡的种子。他取出它,指尖轻轻摩挲着表面那几道极细的刻痕——那是他用微型雕刻刀亲手刻下的编号与日期:07.14.2031。项目启动的第一天,也是他们被告知“所有原始数据必须销毁”的同一天。

    这枚芯片里存的东西,原本不该存在。

    不是删不掉的残余,而是刻意保留的火种。是那些未经清洗的情绪波动曲线、观众潜意识反应的真实记录、角色命运走向与市场反馈之间的非线形联模型……全都是后来被定义为“不可控变量”而强制剔除的数据。可正是这些“噪音”,构成了系统真正的灵魂。

    他闭上眼,把审片会上每个人的发言重新过了一遍。不是听他们说了什么,而是想他们为什么这么说。

    云启资本的人强调“专业性”,语气笃定得近乎表演,眼神却频频扫向光影传媒代表的方向;光影传媒那位总监模样的男人,质疑“跨界权威”时说得义正辞严,但手一直在转笔,节奏紊乱;锐视集团那个女主管,则反复提到“大众审美”,每说一次就抿一口咖啡,像是借这个动作掩饰内心的不安。

    这些人嘴上争论不休,实则步调一致——把他推出去,把控制权收回来。

    会议室角落的空调嗡鸣声忽然清晰起来,那天的画面在他脑海中一帧帧倒带。艾迪坐在长桌另一端,始终没说话。她只是低头看着平板,手指悬在某个文件上方,迟迟未点开。那一刻她的侧脸很安静,可他知道,她在挣扎。

    可他们怕的到底是什么?

    他睁开眼,盯着手中的芯片,雨水顺着通风口边缘滴落,在头顶发出轻微的嗒、嗒声。答案渐渐浮现——他们怕的不是他这个人,而是他带来的那种可能性:一个能把观众情绪、剧情走向、角色命运都量化分析的系统。

    这不是推荐算法,也不是流量预测工具。它是共情的逆向工程——通过数百万样本的心理映射,还原出人们为何会被某个眼神打动、为何因一句台词落泪。它能告诉你,为什么第七集第十八分钟主角转身离去的那个背影,会让七成女性观众产生强烈孤独感;也能揭示,反派临死前说的那句“我本可以救你”,如何激活了集体记忆中的创伤共鸣。

    这个系统一旦公开运行,就能揭穿那些靠经验、人脉和资本操控市场的旧规则。它不讲关系,只讲数据;不看背景,只看反馈;不问资历,只问真实触动。

    这才是真正动摇根基的东西。

    他忽然想起林晚最后一次来找他时说的话:“你知道最可怕的不是谎言,是什么吗?是真相没人愿意承认。”

    那时她刚提交完那份关于行业隐形暴力的研究提案,眼里有光,也有疲惫。“如果我们连故事都不敢说实话,那还能指望现实吗?”她问。

    三天后,她消失了。官方说法是“出国进修”,可她的社交账号停更,邮箱自动回复关闭,连母亲都说联系不上。而那份提案,连同所有相关讨论记录,都被标记为“**险内容”,永久封存。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飞来的儿子最新章节 http://m.64sw.com/xiaoshuo/feilaideerzi/read/97/82.html !64书屋,有求必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