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托管老师”报酬风波与自由边界 (7/10)
本站域名 【m.64sw.com
如果遇到没有章节内容的情况,请尝试换个浏览器阅读
换源:
节点二二 ↓

如何穿透?

    林小圈隐约感觉到,他的“工资”很快可能溜走。一种不安的预感笼罩了他,但他依旧每天坚持接妹妹、陪写作业,只是心底那份炽热的期待,蒙上了一层挥之不去的阴霾。

    顾无双陷入了前所未有的两难境地。她既不能强行违背丈夫的意愿,按照原定计划支付五百块,那无疑会引爆更激烈的家庭战争,将裂痕彻底撕开;但她更无法昧着良心和教育的初衷,去执行那个在她看来荒谬且有害的“三块钱”方案,那是对儿子劳动成果和心灵世界的粗暴践踏。

    她需要一个既坚守原则又能破局的智慧方案。几天后,经过深思熟虑,顾无双主动找林大强进行了一次相对平静的谈话。

    “大强,”她开门见山,“关于圈圈报酬的事,我们可以再谈谈。我理解你怕他乱花钱,怕他因此分心。但我们不能因噎废食,用克扣他合法劳动所得的方式来达到控制的目的。这只会适得其反。”

    林大强哼了一声,没说话,但也没像上次那样立刻反驳。

    顾无双继续说:“你之前不是担心他拿了钱,很快就会偷偷去买手机吗?”

    “对!这是极有可能的!”林大强立刻找到了支撑自己观点的论据,“现在小孩子攀比心重,他看同学有,肯定也想有!五百块,够他攒一阵子去买个便宜的了!”

    “首先,”顾无双冷静地分析,“按照国家规定,未满十八周岁的未成年人是无法独立与运营商签订合约购买手机的,大型商场和品牌店也会谨慎对待独自前来购买昂贵电子产品的孩子。其次,就算他通过其他渠道想办法买了,只要我们发现,完全可以依据《未成年人保护法》和相关消费权益规定,以未成年人非理性大额消费为由,要求退货退款。我们有法律武器可以兜底,而不是预先就把他当成一定会犯错的贼来防范。”

    她停顿了一下,观察着林大强的反应,见他似乎在听,便抛出了她构思好的解决方案:“所以,问题的关键不是不给他钱,而是如何引导他正确地认识和管理金钱。我有个想法:我们可以一起给他设立一个‘家庭财商管理系统’。”

    她详细阐述道:“我们去买两个带密码锁的、有质感的保险箱,蓝色的给他,粉红色的给小小。他们的所有劳动所得收入,都存入保险箱。我们建立一个共享的电子记账本,或者就用一个漂亮的笔记本。每一笔钱的存入(收入)、每一次的取出和用途(支出),都必须清晰、如实、及时地记录在案,双方都可以随时查看。至少在十八岁成年之前,我们需要有这个透明化的监督机制。”

    “这样做有几个好处,”顾无双条分缕析,“第一,透明化杜绝了他说谎和私下进行我们不知情的大额消费的可能。第二,记账的过程本身就是极好的财商锻炼,让他清晰知道钱从哪里来,去了哪里,学会规划和复盘。第三,这也是最关键的一点,我们可以设置‘消费申请’流程。如果他需要动用保险箱里超过一定额度(比如五十或一百元)的钱,用于非日常小额开支,他必须提前向我们提交书面或口头申请,说明用途和理由,经过我们审核同意后才能支取。这样可以有效抑制他的冲动消费,引导他进行更理性的、有计划的支出。”

    她看着林大强,眼神诚恳:“这是一个建立在信任和监督基础上的系统,目的是‘培养’他的财商,而不是‘控制’他的行为。我们给他一定的财务自由,但同时也设定了合理的边界和引导机制。这比简单粗暴地只给三块钱,或者完全不给钱,不是更科学、更负责任吗?”

    然而,林大强听完这套在他看来颇为复杂的“系统”后,脸上并未露出赞同或松动的神色,反而是一种更深的不以为然。他沉默了几秒,然后用一种带着某种偏执的语气说:“没必要搞那么复杂。他根本就没资格跟我‘要’钱!他一个小孩子,有什么地方需要花那么多钱?他要是敢跟我说‘爸爸我没钱了’,那本身就是错的!那说明他之前花钱就沒计划,或者就是因为我们太久没给他零用钱,他才故意喊没钱,想引起我们注意,这是一种变相的索要和控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百年回响平行爸爸最新章节 http://m.64sw.com/xiaoshuo/bainianhuixiangpingxingbaba/read/97/19.html !64书屋,有求必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