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章游子心态百孝心(二) (3/4)
本站域名 【m.64sw.com
如果遇到没有章节内容的情况,请尝试换个浏览器阅读
换源:
节点二二 ↓

    他给孩子们讲起张老丈的故事,讲老人如何在寒冬里给饥寒交迫的他递红薯,如何用竹筐装满野果子分给村里的孩子,如何守着这片土地等待牺牲的战友。孩子们听得入了迷,眼神里渐渐没了之前的顽劣,多了几分敬畏。

    “萧大叔,我们知道错了。” 刚才那个梗着脖子的孩子,低着头小声说,“我们以后再也不在这里捣乱了,还会帮着照看这些小树。”

    萧琰摸了摸孩子的头,从行囊里拿出几块糖分给他们:“知错能改就是好孩子。以后要是有空,就来给老爷爷的冢添点土、浇浇水,老爷爷会很高兴的。”

    孩子们拿着糖,蹦蹦跳跳地走了,临走前还不忘回头对着冢鞠了一躬。萧琰看着他们的背影,又看了看眼前的冢,心里暗暗松了口气。这些年,村里的年轻人大多外出闯荡,留在村里的孩子对张老丈的过往知之甚少,他知道,要守护好这座冢,不仅要修补它的外在,更要让后人记得老人的善良与付出。

    他从马背上取下工具,仔细修补着被损坏的坟头,又重新加固了松柏苗的根部。忙活了大半天,直到夕阳西下,才停下来。他坐在冢前的石板上,从行囊里拿出一壶酒,倒了两杯,一杯洒在冢前,一杯自己端着。

    “老丈,这些年村里变化大,好多孩子都不认识您了,以后我会常回来给他们讲讲您的故事,让他们记得,曾经有您这样一位好人守护着这片土地。” 他抿了一口酒,酒液的辛辣在喉咙里散开,却让心里多了几分暖意。

    这时,李二牛匆匆赶来,手里拿着一件厚厚的棉袄:“萧大哥,天快冷了,我娘给您做了件棉袄,您快穿上。” 他看了看修好的坟头,又说:“前些天我去镇上办事,听说有人想在这附近建窑厂,要是真建起来,这冢可就受影响了。”

    萧琰心里一沉,建窑厂不仅会破坏冢周围的环境,还可能让这座冢彻底消失。他放下酒杯,眼神变得坚定:“二牛,这事我不能不管。明天我就去找族长和镇上的官员,一定要阻止他们。”

    接下来的几天,萧琰四处奔走,先是找到村里的族长,联合村里的老人一起反对建窑厂;又去镇上找官员,讲述张老丈的过往,恳求他们保住这座承载着记忆与敬意的冢。起初,官员们并不在意,觉得一座普通的土冢无关紧要,可萧琰不放弃,每天都去镇上等候,还带着官员们来到冢前,让他们看看老人坟前的松柏,听听村里老人讲述的故事。

    终于,在他的坚持下,镇上的官员被打动了,决定取消建窑厂的计划,还下了文书,将张老丈的冢列为村里的保护之地,禁止任何人破坏。当消息传到村里时,村民们都很高兴,李二牛拉着萧琰的手说:“萧大哥,多亏了你,张老丈的冢保住了!”

    萧琰望着张老丈的冢,心里满是欣慰。他知道,自己不仅守住了这座冢,更守住了老人留下的善良与精神,守住了村里人的一份念想。

    暮年:岁月里的传承

    五十岁的萧琰,已经很少再去江南,大部分时间都留在了家乡。他的儿子萧念祖早已长大成人,在城里做了教书先生,每年都会带着妻儿回来,和他一起去看望张老丈。

    这年清明,萧琰带着萧念祖和刚上小学的孙子萧承孝,一起来到张老丈的冢前。萧承孝手里捧着一束自己亲手采摘的野花,蹦蹦跳跳地跑到冢前,小心翼翼地把花放在坟头,然后对着冢恭恭敬敬地磕了三个头。

    “爷爷,张太爷爷真的像您说的那么厉害吗?他真的保护过咱们这里吗?” 萧承孝抬起头,睁着好奇的大眼睛问。

    萧琰坐在冢前的石板上,拉过孙子的手,慢慢讲起张老丈的故事。他讲得很细致,从老人年轻时参军打仗,到受伤退伍后回到家乡,再到如何帮助身边的人,每一个细节都饱含着深情。萧念祖在一旁静静听着,时不时补充几句 —— 这些年,他也从父亲的讲述和村里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左眼见飘心中喜六最终章最新章节 http://m.64sw.com/xiaoshuo/zuoyanjianpiaoxinzhongxiliuzuizhongzhang/read/97/31.html !64书屋,有求必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