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回忆里,渐渐拼凑出一个更完整的张老丈。
“太爷爷是个大英雄,也是个大好人。” 萧承孝听完故事,小脸上满是崇拜,“以后我也要像太爷爷一样,做个善良、勇敢的人,还要经常来看太爷爷。”
萧琰欣慰地笑了,他知道,张老丈的故事,已经在第三代人的心里扎下了根。这份孝心与敬意,就像冢前的松柏一样,历经岁月风雨,依然顽强地生长着,代代相传。
他从随身的布袋里拿出一把小铲子,递给萧承孝:“来,咱们一起给太爷爷的冢添点土,让太爷爷的家更结实。”
萧承孝接过小铲子,学着爷爷和父亲的样子,小心翼翼地给坟头添土。阳光透过松柏的枝叶洒下来,落在祖孙三人的身上,温暖而祥和。
添完土,萧琰又拿出一块早就准备好的木牌,上面刻着 “张守义老丈之墓” 几个字,字体工整有力。这是他请城里最好的木匠做的,比之前的木牌更精致、更耐用。他和萧念祖一起,把木牌立在冢前,用泥土固定好。
“老丈,您看,念祖和承孝都来看您了。承孝这孩子懂事,以后他会经常来陪您说话,给您添土浇水。” 萧琰望着木牌,声音里满是平静与满足,“我这一辈子,没什么大本事,但总算守住了对您的承诺,把您的故事讲给了下一代,让他们记得您的好。以后,就算我不在了,还有念祖,还有承孝,他们会一直守护着您,把您的善良和精神传下去。”
风轻轻吹过,冢前的松柏发出沙沙的声响,像是在回应他的话。萧念祖走到父亲身边,轻声说:“爹,您放心,我会一直记得张老丈的恩情,也会教承孝做个懂得感恩、有担当的人,让这份孝心一直传下去。”
萧琰点了点头,眼里泛起了泪光。他想起自己年轻时,第一次在冢前的愧疚与悔恨;想起中年时,为了保住冢四处奔走的坚持;再看看如今,儿孙绕膝,孝心传承,心里满是释然。
他这一生,作为游子,曾为生计奔波,曾为遗憾愧疚,但幸好,他守住了对张老丈的孝心,守住了那份最纯粹的感恩。而张老丈的冢,也从一座孤零零的土堆,变成了村里人心目中的精神寄托,变成了孝心传承的见证。
夕阳西下,祖孙三人慢慢离开冢前。萧承孝走在最后,还不忘回头望了望张老丈的冢,挥了挥手:“张太爷爷,我们下次再来看您!”
冢前的松柏在风中轻轻摇曳,像是在挥手告别。这座历经岁月沧桑的老人冢,见证了一个游子的愧疚与成长,见证了一份孝心的坚守与传承,更见证了一份善良与精神在岁月里的永恒。它就像一颗镶嵌在乡土里的明珠,虽不耀眼,却在时光的长河中,散发着温暖而持久的光芒,照亮了一代又一代人的心灵。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