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倒是真正掌管政务的尚书台,不过就这么几个尚书郎在忙碌。
让百分之十的官吏,去做百分之九十的工作,属实是有些不太人道。
可是……
那些朝官,也不是乱设的。
哪怕是吉祥物,那也是相当重要的吉祥物!
三公九卿自不必多说。
还有一些郎官、侍郎,都是给权贵子弟留的门路。
如今杨彪那些朝官好不容易和朝廷团结一致,若是贸然清理,只怕……
不过刘协很快就反应过来,然后用惊喜的眼神看向荀彧。
怕个锤子!
现在的大汉,可不是在雒阳时的那个大汉。
只要董卓在,难道还怕那些人闹事不成?
而荀彧此刻心中显然也有和刘协一样的想法。
从他接触关中政务的那一刻,他就发现了关中政务和关东政务最大的一个不同——
没有掣肘!
对!
没有掣肘!
要是荀彧在曹操麾下处理政务,他要考量的东西会非常之多!
其中最严重,也最复杂的,就是处理各地士族与官府势力的争端。
而颍川、陈留那一带,又是最为士族势力极重的地方。
若非荀彧擅长长袖善舞,能够在鸡蛋上跳舞,怕是极难为曹操打造好那么一块根据地。
但关中就不同了。
关中士族想要与朝廷争利?
难道是嫌弃董卓提不动刀了吗?
在关东无限猖狂的士族,在关中却好似成了一个小可怜。
看看关东士族是怎么对抗官府势力的?
养寇自重!
勾结外敌!
正面角力!
再看看关中士族……
哪怕是四世三公的弘农杨氏,也只能将“沉默”、“装死”当做自己唯一的武器……
如果荀彧现在还站在关东士族的角度上,大概率会对关中士族充满了鄙夷,嫌弃他们不敢如自己一般反抗。
可当荀彧站在朝廷的角度上,那就完全不同了!
关中简直就是一块圣地!
一个被董卓用鲜血和暴虐清洗的干干净净的圣地!
而在这种圣地上,朝廷竟然只做出了那样的成绩?
本来荀彧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