横渠四句一出,当时就震惊了大景一朝上上下下,聚拢了全国最顶尖人才的国子监更是跪倒了一片。
“贺兄之志,吾不及也。”
沈浩邈幽幽发出一声长叹,朝贺长文拱手作揖,行师生之礼。
不曾想,贺长文竟然微微侧身,避开了这一礼,贺长文接下来的一番话更是语不惊人死不休:“此乃我关门弟子之志,非我之志也。”
“什么?!”
在场之人无不瞪大双眼,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尤其是听到林修刚满十五,出身贫苦之时,更是无不倒吸数口凉气。
天下,竟有此等妖孽?!
这一日,林修仍在寒窗苦读,却不曾想千里之外的京城,已然流传起了他的传说,
甚至,就连龙椅上的那位都得知了林修的名字。
皇帝的爪牙遍天下,当得知林修之名后,不出半刻钟,便有爪牙送来情报,贺长文所言非虚。
皇帝起了爱才之心,可林修的身份却是棘手的紧。
可皇帝不知道的是,深宫中,一道倩影带着几名宫女,已然骑着快马,直向青州而去。
时光荏苒,眨眼间秋收已过。
今年的收成很不错,再加上没了王扒皮的剥削,哪怕除却贱籍那高昂的赋税,依旧还能留下近乎一半的粮食,整个林氏一族人人脸上都洋溢着满足的笑容。
至于林修,仍留在书院疯狂的汲取着知识,作为经历过应试教育的现代人,林修的学习进度简直可以用神速来形容。
短短不过旬月的功夫,便已超过了书院内不少学子数年寒窗苦读,甚至就连李洪哲都有些自愧弗如。
李洪哲十分羡慕林修的学习天赋,想让林修教教他该如何学习,然后…就被那题海战术给压塌了脊背。
当然,整个山崖书院经历应试教育洗礼的学子,可不止李洪哲一人,
山崖书院的教育制度在潜移默化的发生改革,月考、周考制度在逐步形成,并已渐渐趋于完善。
甚至于,李庆在见识到书院学子那突飞猛进的学识后,都开始琢磨起了三天一小考,五天一大考…一众学子简直是苦不堪言。
趁着书院休沐,众人赶忙撺掇李洪哲劝林修放下手中的纸笔,同门约着一同外出秋游。
林修看着近在咫尺的李洪哲,长叹一声:“李兄,山中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啊…你我尚未取得功名,亦没作出甚学问,怎能懈怠!”
李洪哲当即面色一苦,着实是羞愧难当,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
哪曾想,林修的话锋却是骤然一转:“但老话说的好,欲速则不达,出游一番放松下心境也是不错的。”
“对对对,林兄说的对,我就是这个意思!”
李洪哲赶忙点头,拍着胸口承诺道:“林兄放心,今日过后,我们自当更加发奋,绝对不给林兄丢脸!”
林修嘴角上扬,看看这一个月的苦修都给孩子逼成啥样了,古人终究还是没吃过读书的苦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