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集《印光大师文钞选读》 (1/13)
本站域名 【m.64sw.com
如果遇到没有章节内容的情况,请尝试换个浏览器阅读
换源:
节点二二 ↓

      监学法师、诸位法师、诸位同学,阿弥陀佛!(阿弥陀佛!)

    请大家打开讲补充讲表第六面,附表七「念佛摄心方便法」。

    附表七 — 念佛摄心方便法

    都摄六根 一句弥陀念诵听 专注力

    净念相继 十句成片三三四 相继力

    首先我们解释这个标题的意义,我们这一次的

    印祖《文钞》的两个主题:

    第一个是真为生死发菩提心;

    第二个主题是以深信愿持佛名号。

    第一个主题的内涵,就是属于学道的通途。换句话说,我们身为一个大乘的佛弟子,我们应该要观察一切如母的众生,在生死大海中,受的种种的苦恼,我们为了要救拔一切的众生,解脱生死的缘故,所以我们应该要追求无上菩提,所谓的为利有情愿成佛。我们在凡夫的时候,我们的内心就应该要许下这样的誓愿,这个就是真为生死发菩提心。为了要达到成佛度众生的一个目的,我们所采取的方法,就是以深信愿持佛名号,这个是达到我们成佛的一个方法。要根据《瑜伽师地论》的分判呢,《瑜伽师地论》的意思,它以菩萨的愿力为根本法门,以菩萨所修的一切的六波罗蜜为方便法门。要以净土来说,真为生死发菩提心,就是根本法门,以深信愿持佛名号,是一个方便法门,这叫方便法,达到我们成就圆满佛果的一个方便。

    念佛摄心,这个「摄心」的意思就是说,我们现在是一个人的法界,我们有人的业力因缘、人的果报,我们想要从人的法界,要超越到佛的法界,这整个法界转变的根源,就是我们这一念心要有变化,要加以修证,所以讲摄心。怎么摄心呢?念佛,以这一句佛号来摄持我们这一念心,使令我们这一念心受到佛号的熏习, 慢慢慢慢的由杂染而转成清净,由凡夫的法界转成佛的法界,这叫念佛摄心。这是这个标题的主要内涵。

    我们看这个标题的内容,这个念佛摄心方便法,是成佛的法门,当然是一个大乘的法门。这个法门的内涵,印祖是根据《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都摄六根、净念相继。就是这两个内容:

    都摄六根,就是一句弥陀念诵听,成就一个专注力;

    净念相继,就是十句成片三三四,成就一个相续力。

    就是两种力量:一个专注力;一个相续力。我们加以解释。

    一、专注力

    [一句弥陀念诵听],就是一句弥陀是我们所攀缘的境界,也可以说是一个所归依的境界,万德洪名。万德洪名在我们内心的造作,所谓的熏习,它是有三个次第:

    念,就是念从心起,这个佛号怎么会有呢?从我们这一念的信心跟愿力,这信愿的心,如理的作意给创造出来;如理作意以后呢,第二个次第、诵,靠我们嘴巴嘴唇的活动,把这个声相给创造出来,使令这个所缘境更明显。前面的念从心起,我们只是一种归依的心情,并没有声相,嘴巴一活动以后,就创造一个明显的声相;把这个声相创造出来干什么呢?听,再把这个声相给听回去,再听回去。这样子的这一个佛号、这个万德洪名经过我们这三个次第的运转,它就能够所谓的「一念相应一念佛」,就是相应,我们的心就跟佛号相应。换句话说,我们这一念心,就跟阿弥陀佛的功德大海相应。要以印祖说:即众生心投大觉海,就是这种境界,就是一句弥陀念诵听,这当中的内涵就是专注力。

    我们前面讲止、奢摩他的时候,什么叫专注力呢?就是:善取所缘境的相貌。我们这一念散乱的心,你刚开始抉择一个所缘境,当然前面说过,我们最后的抉择,是以名号为我们的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印光法师文钞最新章节 http://m.64sw.com/xiaoshuo/yinguangfashiwenchao/read/97/12.html !64书屋,有求必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