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集《印光大师文钞选读》 (10/12)
本站域名 【m.64sw.com
如果遇到没有章节内容的情况,请尝试换个浏览器阅读
换源:
节点二二 ↓

nbsp;但是佛陀跟众生产生的差别相,完全是众生自己的业感所形成的。就着佛来说,佛陀是「菩萨清凉月,常游毕竟空」!他没有爱憎取舍的心情,你能够见到阿弥陀佛, 他见不到阿弥陀佛,不是阿弥陀佛对你特别好,阿弥陀佛的大悲心,昼夜六时普遍的去摄受众生,而是你跟他缘深,你看到了。所以这个地方,我们在抉择所归依的佛的时候,理论上,十方诸佛都是我们归依处;但是,就着我们今生要求生阿弥陀佛国,这个因缘来说,阿弥陀佛是我们的归依处,就因缘来说,这第一点,我们必须要清楚。

    第二点,阿弥陀佛所表现的相状,一般来说有有三种相状:第一个,阿弥陀佛的身相,三十二相,八十种好,放大光明。就是你要观想、观像,跟阿弥陀佛感应道交,可以!你也可以以阿弥陀佛的功德,阿弥陀佛有十种功德,如来、应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佛、世尊。你一一的去思惟他的功德,当你的归依处,也可以!第三个是弥陀的名号,一句弥陀念诵听,跟阿弥陀佛感应道交,也可以!换句话说,我们今天跟弥陀感应道交有三种境界:第一个是相状;第二个是功德;第三个是名号。

    蕅益大师在《弥陀要解》他也为我们抉择。他说,三种都可以感应道交,是的,但是讲到一切的念佛当中,求其至简易,至稳当者,莫若信愿、专持名号。在所有弥陀的所观境当中,我们要考虑到最简易,这个所观境即使在临命终的时候,都能够现前的,最稳当、最有把握的,莫若信愿专持名号。就是说你以名号为归依境界,有个好处,它简易而稳当,你平常能够相应、临终也能够相应,你看这个是很重要的!你选择一个非常细的境界,你平常的时候,身体健康、心情愉快,能够现出所缘境,临终的时候不见得。你在加护病房的时候,在那个地方颤抖的时候,身上插满管子的时候,你不一定能够相应,不一定。所以我们把弥陀所有的所缘境,他的身相、功德、名号,我们要加以简别,哦!名号是我们的归依处,名号,就是以弥陀的声音,阿弥陀佛、或者南无阿弥陀佛,是我们这一念无明的心归依处。这是第一个,抉择一个你所归依的处所,这个地方要清楚。

    我们刚刚由粗到细,在十方诸佛当中,选择阿弥陀佛,阿弥陀佛当中,选择他的佛号的理由说过了,这第一个,我们内心当中,知道「名号」是我们归依处,我们相信名号总持阿弥陀佛的功德。

    第二阶段、「数数忆念,令心依止」。

    这个时候,所谓的归依, 就是你内心经常要依止这个境界,好像我们在大海中飘过来、飘过去;飘过去、飘过来。喔!我们找到一个船,这个时候把船抓住,这个船是我们生命的归依处,这叫归依。我们失掉了船,就掉到大海去。我们内心的心情也是这样,我们心中以佛号当我们的归依处、本命元辰。当然我们刚开始在归依佛号的时候,这个佛号在我们心中,是一种生疏的境界,无明烦恼是熟境界。刚开始是这样,但是没关系!世界上的事情都是因缘生,你能够 「数数忆念」。这个「数数忆念」就是你要有定课,要有定课。你刚开始先在静中修,再动中修。有些人不注重静中修,你不注重静中修,你动中的时候,这个散乱心就不容易得力。

    所以刚开始一定要有一个寂静处,把万缘放下,这个时候,你思惟名号是我的归依处,为什么呢?临命终的时候,我诸根败坏、眷属舍离的时候,「名号」不会弃舍我,它能够引导我跟阿弥陀佛的本愿力感应道交,往生阿弥陀佛国土,它是我的依止处。这个时候,你就开始一句弥陀念诵听, 十句成片三三四。以这句佛号,念从心起,声从口出,音从耳入,重复的来生起我们这一念心,重复的,一次又一次、一次又一次。不能念,要他念;不能专,要他专,这个时候,绝对都是勉强的,因为你要抵抗你的无明的那个势力,都是勉强的,任何人都是这样子,每一个人都要经过这个阶段,但这是你唯一的路,因为你已经抉择过了。你为什么愿意这样的勉强呢?因为你前面已经抉择,「信我是业力凡夫,决定不能仗自力,断惑证真,了生脱死。」我离开了弥陀名号,我一点希望都没有了,我要离苦得乐是不可能的事情,所以我别无选择,所以这个时候,你会重复的一次一次的去勉强自己,在佛号专一安住、相续安住。

    经过这段时间以后,内心就会有变化。这个时候,佛号它慢慢就会由生而转熟,佛号在你心中,就慢慢慢慢生根,乃至于由这个根生起力量,无明的势力会慢慢淡薄。到最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印光法师文钞最新章节 http://m.64sw.com/xiaoshuo/yinguangfashiwenchao/read/97/12.html !64书屋,有求必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