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集《印光大师文钞选读》 (12/13)
本站域名 【m.64sw.com
如果遇到没有章节内容的情况,请尝试换个浏览器阅读
换源:
节点二二 ↓

你快乐以后,结果消失掉,又掉下来,这个不究竟。佛陀的心情大悲心,希望我们得到快乐以后,是永远快乐。

    所以极乐世界它就提供这个环境,快乐没有穷尽的时候,因为阿弥陀佛祂所提供的那个极乐世界,正报的寿命是无量无边阿僧祇劫,而我们成佛是三大阿僧祇劫,足够足够了。所以这个地方,也是我们为什么抉择极乐世界是我们的归依处, 寿命的无量, 就是一个很大的关键,我们很辛苦的修行,得到这个果报,保证不会失掉,你一得到,一劳永逸,所以这是一个归依处。我们再看第二段。

    第二段是破除疑惑

    「汝以世间之乐,难极乐之乐,极乐之乐,汝未能见。虚空汝虽未能全见,当天地之间虚空,汝曾见过改变否?」你说极乐世界也是有为,有为法是生灭相,你用这个世间的有为乐,来难极乐世界之乐,但是虚空哪里会改变呢?这表示极乐世界的快乐,是不会消失的。

    第三是结劝。

    「须知一切众生,皆具佛性。故佛令人念佛求生西方,以仗阿弥陀佛之大慈悲愿力,亦得受用此不生不灭之乐。」这个地方讲我们

    往生有两种因缘:

    (一)亲因缘

    就着亲因缘来说,就是「一切众生皆具佛性」。这个观念蕅益大师也是蛮强调的。蕅益大师在《弥陀要解》说:「此之法门全在了他即自」,你要能够了解「他」,就是阿弥陀佛,跟「自」,自己。阿弥陀佛跟我们是同一个佛性、同一个体性,虽然果报是不同,但是从那一念清净心明了性来说,是无差别的。既然我们跟阿弥陀佛同体,当然我们能够受用阿弥陀佛的法身功德。这就是我们能够成就极乐世界功德的亲因缘。换句话说,极乐世界是我们内心本具,这是亲因缘。

    (二)、增上缘

    什么是增上缘呢?就是你念佛,跟阿弥陀佛的大悲心感应道交, 佛的大悲心, 在临命终的时候加持你、 摄受你到极乐世界,这是一个增上缘。佛的大慈悲愿力是增上缘,我们的自性功德力是亲因缘。这是讲到往生的因缘。

    往生以后是什么境界呢?「以根身则莲华化生,无生老病死之苦;世界则称性功德所现,无成住坏空之变。」根身,它不是胎生,是莲华化生,意生身,没有生老病死。这个死是很重要,没有死亡很重要。我们往生极乐世界,是没有死亡的,因为你到那个地方去,你那个有漏的生命,在三大阿僧祇劫,决定能够改变,转成清净法身,决定!因为那个地方有弥陀的说法,有色声香味触法的说法。

    「世界则称性功德所现,无成住坏空之变。」它也是寿命无量,这个地方,世界的功德力,古人在解释《阿弥陀经》,他把《阿弥陀经》 的体, 他说极乐世界就是 「常乐我净」 , 为什么呢?极乐世界的寿命是无量无边,恒「常」相续;极乐世界的境界,是无有众苦,但受诸「乐」,都是快乐的;极乐世界是「我」,这个我就是自在,你到那个地方去,你希望你的八功德水温度要什么温度,它能够随心所现;你吃饭的时候,你是希望什么样的饭菜,它也能够随你的意识而有变化,它是完全自在的境界,常乐我净。第三个是特别重要,就是说,极乐世界那种胜妙的五尘,它不但提供你一种快乐的感受,而且它能够使令你「自然皆生念佛、念法、念僧之心」。就是说你在那个地方吃一碗饭洗个澡,喔!你的道业增上、罪障消除。

    所以我们要看看《阿弥陀经》你会知道,阿弥陀佛实在是大悲心大慈悲,祂知道我们凡夫,你说我们这一念心「无所住」,谁做的到呢?我们是有所住,这凡夫当然有所住。阿弥陀佛怎么办呢,以毒攻毒,好!你喜欢住在色声香味触法,我就把这个清净的功德,安排在色声香味触法,你在那个地方,你不一定要摄心,你到那个地方去,「诸宝行树及宝罗网出微妙音」,欣赏一下这个宝树,听到这个声音以后,自然皆生念佛、念法、念僧之心;到极乐世界喝喝八功德水的甘美,自然皆生念佛、念法、念僧之心,是这种境界。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印光法师文钞最新章节 http://m.64sw.com/xiaoshuo/yinguangfashiwenchao/read/97/12.html !64书屋,有求必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