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集《印光大师文钞选读》 (4/12)
本站域名 【m.64sw.com
如果遇到没有章节内容的情况,请尝试换个浏览器阅读
换源:
节点二二 ↓

/>    忏公师父经常讲这句话,他说要站在一个自利的角度,我们是向天地学习。这个天地的运转,四季的运转特别的刚健,这个是表示我们在自利方面,应该是要精进,面对自己的烦恼应该是刚健的,君子以自强不息,要求自己应该是要严格的。但是面对众生的时候,要跟大地学习,「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大地能够包容一切,生长一切的万物,就是我们在待人处事,应该要学习  大地的包容,这样子才是有大福德的境界,这是一个总说。

    这以下就别明,就是讲出了有六个相状,是一个罪过深重的情况。

    (二)别明

    「然人之过深重者,亦有效验:或心神昏塞,转头即忘;或无事而常烦恼;或见君子而赧然消沮;或闻正论而不乐;或施惠而人反怨;或夜梦颠倒,甚则妄言失志;皆作孽之相也。苟一类此,即须奋发,舍旧图新,幸勿自误!」

    前面是一个总标,这以下就各别解释。一个罪过深重的人,他也有一些征兆的,这以下讲出了六种征兆:

    一、「或心神昏塞,转头即忘」。这个人的昏沉昏昧特别严重,怎么知道呢?「心神昏塞」昏昧闭塞,你跟他讲什么事情,或者听闻佛法以后,转头即忘,心中完全没有念力, 就是这个人,一天就是迷迷糊糊的,内心一片黑暗,这个就是有罪障的一种相状,这个罪障来遮障他的明了性。

    二、「或者无事而常烦恼」。这个烦恼的体性我们说过,烦恼的体性是一种烦躁恼动的,它是一种躁动的。这个功德的相状是轻安的, 一个人内心贪烦恼、瞋烦恼很重的人,他就是不容易寂静,他就有事没事、坐在那个地方,他就是心就是不安,你就是问他为什么?他讲不出个所以然,就是这个人的罪业重。罪业在你的内心当中,累积在心中,所以他没有事就常起烦恼,这也是一个罪障重的相状。

    三、「或见君子而赧然消沮」。他看到有功德的君子,有道德的君子,本来我们看到君子是崇重贤善,尊重,但是他不是,「赧然」就是面红耳赤,很难为情的样子。乃至于「消沮」,这个「消沮」就是恐惧的样子,就是这个人心中不够坦荡,就是畏畏缩缩的,看到有大功德的人,他内心就是难为情,就是害怕,这件事情也是一种罪过的样子,罪过的相状。

    四、「或闻正论而不乐」。听到这种正法,这种宇宙间的真理,本来应该我们是要随顺欢喜。但是他不是,他听了以后,内心不高兴、排斥,这个就是内心,也是有罪业。

    五、「或施惠而人反怨」。他帮助别人,给人家恩惠,别人应该感激他,结果人家反而埋怨他,这件事情,也是他内心有罪业。

    六、「或夜梦颠倒,甚则妄言失志」。这个做梦呢,都是做一些颠倒的梦,杀盗淫妄的梦,就是没有好梦出现;甚至于白天的时候就是语无伦次。或者妄言失志。也可以说,就是梦中随便讲话,内心当中,完全控制不了自己。

    这以上的六种都是作孽之相,过去造的罪业,这个罪业已经累积在心中很久了的征兆,虽然没有得果报,但是它是有这种征兆出现,怎么办呢?

    「苟一类此,即须奋发,舍旧图新,幸勿自误!」这种情况,你应该好好把握生命在的时候「舍旧图新」,好好的尽除罪障、积集资粮,不要再耽误,不要把这一生空过了,因为这个人的生命是能够忏悔业障、积集资粮,最好的果报,所以应该要把握。这个是把这个罪业的相状,先标出来。

    这以下就讲到「正示转业之法」。假设我们有前面的六种相状应该怎么办呢?这个讲到改变的方法,佛法是讲可以改变的。这改变有三个方法:第一个是「改过」;第二个「积善」;第三个「谦德」。先看第一个。「改过」应该是从两方面:先从这个内心思想的转变以及行为的转变。先看思想转变。

    贰、正示转业之法

    (一)改过

&n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印光法师文钞最新章节 http://m.64sw.com/xiaoshuo/yinguangfashiwenchao/read/97/12.html !64书屋,有求必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