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是说……”“苑田的妻子因为肺病,过了很久的疗养生活。巧的是依田朱子也是为了久病的丈夫——也是肺病,才去酒家执壶的女人。我相信,两人有同病相怜的境遇,所以很容易产生共鸣。另外,当时又是大正末期,社会风气是颓废的。”
我是在撒谎。桂木家提了抗议是事实,但《残灯》最后一章未发表却另有原因——我认定这个原因是不应该公开出来的。我觉得必须把菖蒲殉情案的真相秘藏在我的心胸中,连同苑田岳叶这位歌人寄托了自己生命的最后一朵花,埋葬在历史的长夜里头。
折原走后,我从身后的行李包里找出三十年前的原稿。这《复苏之章》,便是我依据苑田的遗集《复苏》写下的菖蒲殉情案的经过,未曾见过天日。后来,我寻访菖蒲案的现场——千代浦,发现到苑田和依田朱子一块自杀的真相。
打消了发表之意,便是因为这个缘故。原来,在《复苏》五十六首的背后,有着未为人所知——也是不可让任何人知道的事实。
》二
云遮住了月,夜色显得更浓了以后,便知水流比想象中更快速。一直都觉得细微的水声,也在周遭一齐涌现。
这一带,刚好是无数沙洲把河流割裂成一条条细流,蛛网般密布的地点,流速也各个不同。滑过岸边的、打旋的、注入深潭的、拂过芦苇的,种种不同的水声,就像是串串铃铛在比赛音色般地,在黑暗里合奏。
天空也有流动的东西。
云被自己所遮住的月的逆光染成了不同的浓淡,仿佛散布的墨色纸片,飘浮在空中的气流里。
星被风吹刮着,落到地平线附近,再也没法和人家的灯光区别。那淡淡的光屑有如流逝的萤火。就像这萤火的似有若无,他与朱子的两个生命也燃烧不尽,天与地合二为一,在无限宽阔的漆黑世界里悬容着。
“这么漆黑一团,教人觉得好像已经死了。”
朱子长长地叹了一口气说。苑田伸过手,把朱子的肩膀拥进自己的斗篷里。两人背向水流,并肩坐在小舟上。
“怕了?”“不··…··…可是,还是想多活一会儿。”
从旅店借来的灯笼光下,朱子仰起了面孔,看着苑田笑了笑。那笑容,明朗得不像是就要赴死的人,根本就是泛一叶扁舟游玩的。
“咱们一块死吧。”
几天前,正在朱子所上班的酒家“玻璃”闲谈的时候,苑田突然止住笑声,喃喃地说。
“好哇!”
朱子在苑田的杯子里斟上啤酒,装出和刚才一样的笑脸。“讲正经的。”
“嗯,我也正经八百呢。”
口吻还是开玩笑的。
“你在笑嘛!
“您也笑着。”
这种玩笑,真不晓得什么时候.居然变成正经的。那一晚,根本就不是为了说这样的话才去会朱子的。一如往常,在流行歌与酒臭的一隅胡闹的当儿,本来是想说一句“今晚也来一下吧”一类话的,却不料冲口而出了一句“一块死吧”。.
有一首流行歌是这样的:“忘了歌的金丝雀····…”和桂木闹出了殉情未遂事件后,已经过了整整一年。《情歌》之后,作品连一首也没有。有人评论:在《情歌》里,歌人把生命燃尽了;也有人说是江郎才尽。的确,躯体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