菖蒲之舟 (2/21)
本站域名 【m.64sw.com
如果遇到没有章节内容的情况,请尝试换个浏览器阅读
换源:
节点二二 ↓

过。苑田失去了爱人,却也收之桑榆,作为一个歌人的绝世才华就此绽放。读此诗集,可知女性关系极度浮滥的苑田,竟与文绪未曾肌肤相亲。他刻意要文绪以白璧之身偕赴黄泉。就这一点而言,可以说终苑田一生,对文绪的爱是唯一的一次真心的爱。这桩恋爱事件,是在人生里疲惫至极的歌人,欲于豪门千金的纯洁里觅得灵魂的平安,故而使世人深受感动,甚至造成年轻男女相继前往岚山殉情的社会问题。

    《桂川情歌》的至情至圣境界,次年更进一步,结成了《复苏》五十六首,成为他自身死前的作品。岚山的殉情事件后,苑田一度沉潜缄默,次年六月,在茨城县千代浦再次演出了殉情事件,使举世为之震动。对方依田朱子是个酒家女。两人在闻名的水乡千代浦的一条河上划出小舟,吃下了毒药。依田朱子死了,苑田还是保住了一命,被救到一家旅店,却在三天后,自己割断了喉咙,命丧黄泉。就在这三天里,苑田在旅店把这次的殉情与自己捡回了一命的经过咏成五十六首。遗稿——也许更像是遗言吧,在他死后给取了书名叫《复苏》付梓。由于五十六首之中有十一首歌咏到菖蒲花,因而他这最后的歌集也被称为“菖蒲歌集”,事件也因之而被称作“菖蒲殉情事件”,哄传遐迩。

    这桩菖蒲殉情案,至今犹是一个谜团,仅知寻死前约一个月之间,苑田屡屡上朱子上班的酒家,而唯一的线索则是《复苏》五十六首,可是此书也几乎没有提到两人决心殉情的心理过程。

    不意在这桩殉情事件发生的同一个晚上,桂木文绪也在家里自杀;还有,《复苏》里有一首致朱子的和歌,写追寻某女的幻影。因此一般认为苑田与文绪是预先约好,在不同的地点,完成了在桂川所未能成功的双双殉情之举。然而,这见解却遭桂木文绪的家人否认。他们表示,自从桂川的殉情未遂事件发生后,她绝未有过与苑田任何方式的接触。唯此,则苑田的死,与文绪的自杀发生在同一个晚上,应属巧合。

    自然,文绪的自杀,系由于对苑田的思慕之情,无时或释;而苑田的死则是起因于在朱子身上追寻文绪的形貌,这一点倒不出想象。如此,菖蒲殉情案便成了桂川殉情案的第二幕。不管真相如何,《复苏》之将《情歌》的天堂世界拉到现实世界,重新凝眸于人的生命本身而吟咏成功的旷世杰作,则无可争议。将作为歌人的最后声音寄托在一朵花而写成的这本连作歌集,比起《情歌》更能提供人们理解苑田岳叶其人的关键;而它也是一个歌人在和歌世界中所到达的最高境界,应该在日本文学史占据巨大的位置。

    在执笔写这段文字以前,折原武夫自然而然地来看我。

    我说自然而然,乃因我是有强烈孤独癖的苑田的少数友人之一,而且也曾经把他的一生写成小说,在一家杂志上连载过的缘故。

    “是这样的····…\"

    折原武夫在交谈告一个段落之后,突然想起来似的问:

    “想请问您,为什么不把《残灯》写完呢?”《残灯》就是三十年前(昭和三年)发表的描述苑田生平的小说。当时是刊载到他与桂木文绪在京都的殉情未遂事件为止,未完结就结束了连载。被认为苑田一生最重要的一段,也是最后的一段,《复苏》里所歌咏的菖蒲殉情案前后的事,终究未曾发表出来。

    “那是因为桂木文绪的家族提出了抗议。我写成桂木文绪这边比苑田更热烈地爱对方,一般人也是这种看法,但是桂文家族方面却认定文绪是受了苑田的骗。”

    “可是,都已经过了三十年了。这个时候,文绪的家族还有什么抗议好提呢?您是不是愿意来个完结篇?”

    “这个嘛······发生菖蒲殉情案那一阵子,我已经和苑田没有来往了,所以对事件的经过,知道的非常有限。”

    “您对这个案子的真相,有何看法?”

    “和一般人的看法差不多,苑田是在酒家女依田朱子身上追寻桂木文绪的影子。读了《复苏》就可以明白,在苑田心目中,朱子身上确实有另一个女人的幻影——不过,我倒觉得不光是这些而已。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一朵桔梗花(精装纪念版)最新章节 http://m.64sw.com/xiaoshuo/yiduojiegenghua0jingzhuangjinianban0/read/97/11.html !64书屋,有求必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