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城穿越之毛刷下的文明 (2/4)
本站域名 【m.64sw.com
如果遇到没有章节内容的情况,请尝试换个浏览器阅读
换源:
节点二二 ↓

  扫遗址外围时,我捡过他扔掉的压缩饼干包装,上面用马克笔写着 “今日清理陶片 28 片(T5 墓葬,含 3 片带云纹的)”“小远的数学作业,让妻子帮忙检查签字”“给妻子买的护手霜,放在家里衣柜第一层(她冬天备课手容易干,别忘提醒她用)”“T5 墓葬玉璧,明日联系文物修复室”。那天傍晚,我看见他在整理棚教小队员清理陶片,手指捏着软毛刷,动作轻得像在抚摸婴儿的皮肤:“清理的时候要顺着纹饰的方向,力道不能太猛,这些陶片比咱们的爷爷的爷爷年纪还大,得好好疼惜”。这种 “对文物珍视到极致,对自己苛刻到骨子里” 的坚持,曾让我站在工棚旁鼻尖发酸:原来有人把 “考古” 当成一辈子的使命,每一次洛阳铲下探都是与历史的对话,每一次熬夜整理都是对文明的守护,那些沾着土渍的工装背后,藏着比黄土更厚重的 “文化担当”。

    后颈的麻意袭来时,我正靠在补给车旁打盹,梦里全是毛刷扫过陶片的 “沙沙” 声与小远的笑声。夕阳把遗址染成金红色,陈砚青还蹲在 T5 探方里,身影小小的,却像棵扎根在黄土里的树。

    二、毛刷旁的荆棘与掌心的温度

    再次醒来时,手背传来阵刺痛。我猛地坐起身,发现自己趴在陈砚青的整理台上,手里还攥着块带云纹的陶片,手机在裤兜里震动不停 —— 凌晨 5 点,队长发来的紧急消息:“T5 墓葬主墓室显露,速来现场,带齐清理工具,注意保护文物”,还有妻子发来的消息:“小远下周六一亲子运动会,你答应过要陪他跑 50 米,别又失信,他昨天还跟老师说‘我爸爸肯定会来’”。

    窗外天还没亮,遗址里只有几盏探照灯亮着,冷风卷着黄土吹进工棚,带着刺骨的寒意。我这才惊觉,自己变成了陈砚青。

    摸向手背,昨天被风沙吹裂的伤口还在疼,一碰到陶片就钻心地疼;左手的洛阳铲倒在地上,铲头沾着的红土已经结块;冲锋衣内袋里,小远的照片硌着胸口,照片边缘磨得发亮。整理台的抽屉里,压着三份 “生存难题”:工作的 “发掘清单”,红色标注 “T5 主墓室需精细清理,玉璧周边文物优先提取,今日完成初步登记”;家庭的 “待办清单”,“陪小远参加亲子运动会(周六上午 9 点),给小远买奥特曼运动鞋(他念叨了半个月)”“帮妻子批改高三历史试卷(她下周要监考,没时间)”;还有张 “身体警报” 便签,是医生写的 “双手冻疮加重,避免接触冷水;腰肌劳损需减少蹲跪,每小时起身活动”。

    我摸向工棚角落的行李箱,里面藏着那件亲子冲锋衣,吊牌还没拆,尺码是 “成人 L + 儿童 120”。手机银行 APP 显示,这个月的工资刚到账,大部分要留着给小远交兴趣班学费,只剩 800 块 —— 今天必须安全完成主墓室发掘,还要想办法协调时间,尽量不错过小远的运动会,不然既对不起千年文物,也辜负儿子的期待。

    凌晨 5 点半,我拿起清理工具往 T5 探方跑。刚到探方边,队长就递过来副手套:“小心点,主墓室的夯土比较松,别碰坏文物”。我戴上手套,蹲在探方边缘,用竹签一点点剔除玉璧周边的黄土 —— 手背的伤口被手套摩擦得发疼,只能放慢动作,眼睛死死盯着玉璧,怕有半点差池。7 点,天蒙蒙亮时,我终于把玉璧完整提取出来,用软布包好放进保护盒,手却抖得厉害 —— 这是遗址发掘以来最重要的发现,能填补当地新石器时代玉器工艺的研究空白。

    上午 9 点,开始清理主墓室其他文物。队员小张突然喊:“陈哥,这里有件陶鼎!” 我赶紧凑过去,用毛刷轻扫陶鼎表面的泥土,陶鼎的三足保存完好,腹部还能看到清晰的篮纹。我激动得声音都在抖: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一城千面:我的无限穿越录最新章节 http://m.64sw.com/xiaoshuo/yichengqianmian0wodewuxianchuanyuelu/read/97/139.html !64书屋,有求必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