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帆布包里掏出张画着电池的提醒卡,卡上画着个大大的红色电池,旁边写着 “有害垃圾,放红桶”。“姑娘你看,电池是有害垃圾,得放红桶里,你看这卡上画的电池,跟你袋子里的一样,要是放进厨余桶,里面的汞会污染土地,种出来的菜都不能吃”,我把卡递到她手里,又指了指红桶上的卡通画:“你记着这个红桶,上面画着骷髅头,下次就不会错了”。
小张接过卡,脸有点红,挠了挠头,“刘姨对不起,我不该跟你急,早上起晚了有点慌,下次我肯定分对”。说着就把电池掏出来,小心翼翼地放进红桶,还把卡塞进钥匙扣里,“我贴在钥匙上,天天看,肯定忘不了”。她掏出手机看了看时间,“刘姨我先走了,下午下班我来帮你整理数据”,我笑着点点头:“好,路上慢点”。
回到分类点时,已经快中午了,太阳有点晒,把分类桶晒得有点烫。我把老伴扶到树荫下的小凳子上,从内袋里掏出薄荷糖,剥了一颗放进他嘴里,“爷爷你吃颗糖,润润嗓子,这糖是薄荷味的,凉丝丝的”。他含着糖,嘴角翘了起来,笑着说 “甜”,还从口袋里掏出张分类卡递给我:“娟娟,记数据”,卡上用铅笔歪歪扭扭写着 “蓝桶:15 斤”,是他刚才在便利店门口偷偷记的,虽然数字不准,我却笑着接过来,“爷爷记得真准,比阿婆还厉害,阿婆一会儿就记”。
我从帆布包里掏出笔记本,蹲在分类桶旁记数据,左手腕疼得厉害,只能用右手写字,字写得有点斜。老伴坐在旁边,手里攥着分类卡,时不时帮我递个铅笔头,虽然递错了好几次,我却耐心地接过,说 “谢谢爷爷”。
收工时,街坊们陆续来帮忙 —— 王爷爷推着小推车来运可回收物,车斗里还放着那盆菊花茶,“美娟,你没喝完的茶,我给你带来了”;李婶带来了刚熬的绿豆汤,装在保温桶里,“天热,喝碗绿豆汤解暑,我放了点糖,你尝尝”;小张帮着记当天的分类数据,还把数据输进了 Excel 表格,“刘姨,今天可回收物 18 斤,比昨天多了 3 斤”。
老伴突然站起来,走到分类点旁的迷你分类模型前 —— 那是孙子用快递盒做的,四个小桶摆得整整齐齐,桶身上还贴着刘美娟画的卡通画。他指着模型说 “娃…… 做的”,眼里亮了亮,像想起了什么。我赶紧从包里掏出孙子的照片,照片上孙子举着环保比赛的奖状,笑得很开心,“爷爷,你记得娃呀?他快放暑假了,说要回来帮咱们分垃圾,还带新的分类手册”。
他接过照片,用手轻轻摸了摸,手指在孙子的脸上蹭了蹭,突然哼起了段不成调的歌:“红桶电池,蓝桶瓶,绿桶剩菜,灰桶纸……” 是孙子去年教他的分类歌,他居然记住了!我跟着哼起来,眼泪掉在照片上,晕开了孙子的笑脸。李婶递来张纸巾,“美娟,高兴的泪,该哭”,王爷爷和小张也跟着笑,分类点旁的笑声,飘得老远,连社区的流浪猫都凑过来,蹭了蹭我的裤腿。
三、分类桶外的暖阳
再次醒来时,鼻尖还留着薄荷糖的甜味和菊花茶的清香,左手腕的疼痛感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便利店柜台的凉意 —— 我变回了自己,手里还拿着刚热好的包子,蒸汽在玻璃上凝了层雾,模糊了窗外的分类点。
手机在裤兜里震动,是社区群的消息,一条接着一条,像小太阳一样暖:
“@所有人 好消息!刘姨的老伴康复有大进展啦!现在能准确认出刘姨了,还能自己分对塑料瓶和电池,康复师说这是‘记忆锚点’的作用,分类点成了他的‘安全区’!”
“刘姨的孙子放暑假回来啦!带了台智能分类设备,能语音提示垃圾类别,还帮社区做了分类宣传视频,视频里有刘姨教街坊分类的场景,现在年轻人都主动来学分类,再也没人乱投了!”
“王爷爷、李婶、小张他们凑钱给分类点装了遮阳棚,棚顶是蓝色的,还画了四个卡通垃圾桶;买了新的分类桶,桶上的卡通画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