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景玄行动极为迅速。就在“墨先生”挂出“待价而沽”字帖的当晚,一辆看似普通的青篷马车,在夜色掩映下,悄无声息地停在了西城那座不起眼的小院外。
顾昀上前,叩响了门环。片刻后,院门吱呀一声开了一条缝,露出孙老头那张布满皱纹、警惕的脸。
“深夜造访,所为何事?”孙老头的声音沙哑低沉。
顾昀侧身,让出身后披着深色斗篷、身形挺拔的萧景玄,低声道:“我家主人,欲与墨先生谈一笔买卖。”
孙老头浑浊的眼睛在萧景玄身上停留片刻,似乎在评估什么,最终缓缓让开了身子:“先生已等候多时。”
萧景玄心中微动,看来这位“墨先生”果然料到自己会来。他示意顾昀在门外等候,独自一人迈步进了小院。
院内陈设简朴,唯有东厢房亮着灯火。萧景玄推门而入,只见一清瘦老者背对着他,正临窗而立,望着窗外一弯残月。他身着半旧青衫,头发梳理得一丝不苟,虽未回头,却自有一股沉静渊渟的气度。
“阁下便是墨先生?”萧景玄开口,声音平静。
老者缓缓转身,面容清癯,目光锐利如鹰,仿佛能穿透人心。他并未行礼,只是淡淡道:“贵客临门,有失远迎。只是不知,阁下欲购何物?”
萧景玄解下斗篷兜帽,露出真容,目光直视对方:“本王欲购的,非是金银珠玉,而是一段尘封的真相,一个……公道。”
“墨先生”看到萧景玄的面容,眼中并无太多惊讶,只是微微颔首:“原来是靖王殿下亲至。老朽一介布衣,何德何能,敢言公道二字?”
“先生过谦了。”萧景玄自行在客位坐下,姿态从容,“能令清河崔氏屡次三番遣人拜访,能掌握连本王都未能尽知的隐秘,先生之能,又何须自贬?本王开门见山,先生悬挂‘待价而沽’,想必已厌倦了与虎谋皮。不知本王,可出得起先生想要的价码?”
“墨先生”沉默片刻,走到萧景玄对面坐下,提起桌上早已备好的茶壶,斟了两杯清茶:“殿下快人快语。只是,老朽想要的价码,恐怕非同一般。”
“先生但说无妨。”
“第一,”墨先生目光灼灼,“老朽要殿下一个承诺,他日若得执掌权柄,需重开当年‘科举泄题案’,彻查到底,无论涉及何人,绝不姑息!”
萧景玄心中一震,果然与沈文渊案有关!他神色不变,郑重道:“此亦本王夙愿。即便先生不提,本王也必会为之。”
“好。”墨先生点头,“第二,老朽要殿下保证,案件查明之后,需以国士之礼,为沈文渊公重修陵墓,抚恤其流放亲族,使其忠魂得安,血脉得续!”
“理所应当!”萧景玄毫不犹豫。
“第三,”墨先生顿了顿,声音低沉了几分,“老朽自身,需得殿下保证绝对安全,并允我事了之后,携孙儿远离京师,隐姓埋名,安度残年。”
“先生安危,本王一力承担。至于先生想去何处,本王均可安排,绝不相扰。”萧景玄承诺道,随即话锋一转,“然,本王亦有一问,先生与沈公,究竟是何渊源?手中又掌握了何种证据?”
墨先生长叹一声,眼中流露出追忆与痛楚之色:“殿下可知,老朽本名为何?”他不等萧景玄回答,便自答道,“老朽姓墨,名琛,字文瑾。当年,与沈文渊公,乃同科进士,更是莫逆之交!”
萧景玄瞳孔微缩!墨琛!这个名字他隐约有印象,曾是翰林院中颇具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