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明时分,曾卫国在五点钟准时醒来。
窗外,夜色的浓稠正缓缓褪去,朦胧的天色下,街道上已有汽车穿梭往来,嘈杂的声响隐隐传入耳中,打破了清晨的宁静。
路灯在黯淡中坚守了整夜,散发着昏黄而微弱的光晕,像是在诉说着城市夜晚的漫长与寂寥。
街对面的高楼里,几扇窗户透出星星点点的灯光,在这黎明前的昏暗里显得格外醒目,或许是早起的人家,抑或昨夜未眠之人。
曾卫国轻手轻脚走到厨房,拿起电热水壶要先烧两壶开水。随后,煮温尔雅吃的五红汤。
冰箱里冷冻着馒头、包子、饺子、面包。
曾卫国站在冰箱前有些犹豫,他实在拿不准孩子们今天会想吃什么。
无奈之下,索性每样都拿了一些,放进电蒸锅里,又放了两个鸡蛋,设定好二十分钟的蒸煮时间。
孩子们的口味各不相同,凌梅通常会选择一个包子,搭配一盒牛奶和一个鸡蛋;理想的选择也大抵相似;而木木则偏爱馒头,鸡蛋吃半个,牛奶喝半盒。
待孩子们都用完餐,曾卫国将剩下的食物一扫而光。
这时,温尔雅也起身了,将孩子们昨日或前些日子换下来的脏衣服一一收集起来,放进洗衣机里。
孩子们上班后,把被子、床单都换洗一遍。
这事一直都是温尔雅在做。
上次冬天的被子,夏天到了还在盖。天热盖着被子打空调。
如果让他们自己换,都找不到要换的被套放在哪了。
孩子们工作忙,也是懒。休息日都出去玩了。家里的事得过且过,反正有人帮忙收拾。
温尔雅经常感叹,“我要是死了,他们可怎么办啊!”
“你放心,”曾卫国忍耐不住说“儿孙自有儿孙福,离开你地球照样转。”
请个钟点工,半天就搞定了。
后半句曾卫国没说出口。
有钱能使磨推鬼。
孩子们还在睡梦中,不到时间是不会起床的。
“我去买菜,你看需要买点什么?”曾卫国问温尔雅。
“哪里知道?你看着办!”温尔雅有点不耐烦。
曾卫国微微叹了口气,拿着小拉车走出了家门。
当他买菜回来的时候,家中已经热闹起来。
木木正坐在小书桌子前看凌梅布置的作业;凌梅在卫生间里洗漱;理想则已经坐在了饭桌前吃饭。
曾卫国的目光落在饭桌上,只见上面放着刚刚送来的煎饺、小笼包和稀饭。他忍不住问理想:“我都烧好了,怎么又点外卖了?”
“她想要吃煎饺,”理想压低声音说道,“由她了。”
曾卫国默默地回到自己房间,心情有些沮丧。
如果凌梅想吃煎饺,自己完全可以做给她吃。可是有时候,他费心做了煎饺,她却又突然想吃豆沙包了。而当他询问她想吃什么时,她总是说不用管我,你们想吃什么就做什么好了。
有时候,她甚至什么都不吃就直接去上班,说是到单位再吃。
曾卫国坐在床边,心中感觉有些无语,一种自己仿佛是多余的人的想法涌上心头。
凌梅这种不冷不热的态度,让他在这个家里住得有些不自在,甚至有些难受。
等到理想和凌梅吃完饭出门上班去了,曾卫国才缓缓坐到饭桌前。
木木依旧坐在桌子前,一边吃着东西,一边摆弄着手中的小玩具。
“木木就交给你了,我去医院检查。”温尔雅已经吃完,正在整理自己的东西准备出门,“别忘了木木要背一首唐诗,做两页算数题。”
“哦,”曾卫国应了一声,便开始吃桌子上剩下的煎饺。
“爷爷,你会背几首唐诗?”木木突然抬起头,好奇地问道。
“我会背一首。”曾卫国回答道。
“哪首?”木木追问道。
“鹅鹅鹅,曲项向天歌……”曾卫国轻声吟诵起来,声音中带着一丝沙哑。
“天啊!怎么老是这个,”木木忍不住取笑道,“等一会儿我教你。”
“我还会一首:锄禾正当午,汗滴禾下土……”
“是锄禾日当午,”木木立刻纠正道,“是日!”
“连小孩子都不如,有什么用!”温尔雅出门前丢下这样一句话,“别忘了把衣服晒了。”
木木从凳子上溜下来,跑到靠墙的柜子前,打开柜门,拿出一罐牛奶,然后跑回曾卫国身边,递给曾卫国,说道:“爷爷,你喝。”
“谢谢木木,我不喝这个。”曾卫国笑着推辞道。
“你怎么不喝呢?喝牛奶补钙长身体。”木木一脸认真地说,“外公外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