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sp;这种教学方式对他们来说是全新的体验,需要时间去消化和理解。
“您的教学方法确实很特别。”
艾拉走到罗恩身边:
“我从未见过有人能如此迅速地赢得学生们的认同。”
“因为我把他们当作完整的个体,而不是需要修复的缺陷品。”
罗恩淡淡总结道:
“每个人的天赋都有其独特价值,关键是找到正确的发挥方式。”
艾拉点点头:“希望老师能够认同您的理念。”
“为什么这么说?”
“因为他更关注的是实用性和产出效率。”
女巫说到这里,低声叹了一口气:
“如果学生们的能力提升速度不够快,他可能会质疑您的教学方法。”
………………
下课后,罗恩向艾拉要到了每个学徒的详细档案。
这些档案十分完整,不仅记录了血脉构成和能力表现,还包含了每个学徒的成长经历、心理评估,甚至是家族历史。
“这些孩子的背景都比较……特别,或许这也是他们的天赋异于其他同龄人的原因。”
艾拉边递交档案边解释道。
罗恩仔细翻阅着莉拉的档案。
这名三眼族混血少女的父亲,是翠环星殖民地的第一批三眼族移民。
母亲则是一名来自主世界的学者,专攻异族文化研究。
“这个组合,怎么感觉像是故意安排的,不会是殖民地上层暗中拉的郎配吧……”
他在心中分析着这种血脉融合的可能性:
“三眼族的多维感知能力,配合人类的理性思维结构这确实能产生独特的共鸣天赋。”
加雷恩的档案则更加沉重。
他的父亲是司炉星起义中战死的“怨金士”领袖之一,那条金属臂正是从父亲遗体上移植而来。
母亲是维纳德买下来的难民,因为文化水平还不错,在殖民地中从事基础教育工作。
“也难怪,他的金属臂会如此情绪化。”
罗恩若有所悟:
“不仅仅是生物改造的产物,也承载着一位战士的意志和记忆。”
接下来的几天里,他建立了新的教学节奏。
上午进行理论课程和集体指导,下午则轮流进行一对一的个人训练。
这种安排,让每个学徒都能获得针对性指导,但也压缩了他们的自主训练时间。
第三天下午,轮到加雷恩的个人指导时间。
两人来到学院的练习室,这里铺设着吸收冲击的软垫,墙壁上镶嵌着监测魔力波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