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啊?爹,孩儿是庶吉士啊!即使结业后不能留馆,也能前往六部任职,完全不用离京啊!”
吕调阳微微撇嘴。
“庶吉士结业后,你留在京中有何用?在翰林院抄抄写写?你若能像沈子珩那样,有担当日讲官的潜力,有为朝廷出谋划策的潜力,有直言上谏、敢于为了真理而得罪任何官员的潜力,爹定然愿意让你在京师呆着!”
“当下的你,无一丝成为宰辅的潜力,最宜前往穷苦之地锻炼一番!”
“可是……可是……孩儿若被外放到偏远之地,以后会不会就难有回京的机会了?”
依照往常惯例,被派往偏远县乡任职的进士,都没有什么前景,若无大功,大概率十余年都会在偏远之地任职。
但这次却不一样。
全国丈田对所有新科进士而言都是一个难得的契机。
只要有能耐,擢升的速度甚至不亚于留馆。
吕调阳见吕兴周面带犹豫之色,缓了缓道:“儿啊,当下的一众庶吉士,冯梦祯、汤显祖等人锋芒太盛,根本没有你表现的机会,你也不如他们,你留在京师,很难有发光发热的机会,不如外放历练,没准儿历练归来,脱胎换骨,也能拥有入阁的可能!”
“另外,你如此申请,也能让朝堂百官看到我们父子一直都在响应朝廷的决策!”
“是,父亲,孩儿愿意外放!”吕兴周面色认真地说道。
往昔,也有部堂官令子外放。
其目的是为了镀金,积累资历,以便更好地擢升。
而吕调阳是让吕兴周前往县乡与兼并者肉搏。若成,受益无穷,若败,那其仕途注定就是平平淡淡了。
……
翌日一大早。
吕兴周便向掌翰林院事的申时行,申请外放到明年丈量田亩的偏远县乡。
“不愧是吕阁老的公子,境界就是高!待吏部外放新科进士之时,我定将你报上去!”
申时行夸赞了吕兴周一番后,立即将这个消息放了出去。
顿时。
翰林院的庶吉士,在各个衙门观政的新科进士,纷纷呈递申请外放文书,都称想去最苦最累最穷的地方。
最后,这些文书全都送到了吏部。
待吏部选任县乡官员时,将会提前考虑他们。
新科进士们的这番作为无疑让京师内的诸多官员都焦虑起来。
今年这些后浪很疯狂。
他们若不使劲往前赶,早晚会被拍死在沙滩上。
……
内阁值房内。
马自强与殷正茂在吕调阳面前,狠狠夸赞了吕兴周一番。
因有他带头,才有了众新科进士主动申请外放的情况出现。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