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 />
当官,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身在官场之人,没有人不想擢升,官做的越大越舒服,越能展现自己的政治抱负。
这一刻。
许多官员都昂起脑袋,顿时有了动力。
王国光又补充道:“此外,经陛下特许,我朝官员谁有良策,可令那些兼并田地的士绅配合地方官员,自愿将不法田地吐出来,即刻官升一级!”
“诸位比地方官员提前知晓此事数日,望大家都珍惜这个机会,此策想出之时,便是全国丈田开始之时。”
听到此话,官员们都皱起眉头。
地方兼并者的反对与抵制,乃是全国丈田最难解决的问题。
谁要能解决了这个问题,那接下来的事情便都好办了。
就在这时,马自强突然站了出来。
“陛下,今年四百位新科进士已观政近十个月,臣建议明年年初至少将三百人外放地方,担任县官,主理全国丈田之事,他们当下的热情甚高!”
“好主意,如此,我们又减轻了全国丈田的一些阻力!”小万历满意地说道。
这一刻。
一些官员已看出,小万历、王国光、马自强三人明显是商量好的。
此乃一个阳谋。
小万历先对全国丈田之事定调,要求不宜延后。
而后王国光提出对执行全国丈田优秀的官员进行特例擢升,提高官员们的积极性。
最后马自强用“将三百名新科进士外放地方”之事,使得官员们产生危机感,他们若不积极,自有人会取代他们的位置。
这一招,就像牧羊人将一群羊赶在一条笔直的胡同里,前面只有一个出口,后面还有许多小羊在追赶,这群陷入胡同的羊,只能卖力朝前跑。
这一刻。
谁再敢提反对明年年初便施行全国丈田,那就是与朝廷对着干,就是与自己的仕途过不去。
“今日常朝就到这里吧,临近年关,各个衙门较为清闲,朕希望诸位都认真想一想,即使是群策群议想出的,朕也有厚赏!”小万历说道。
“臣遵命!”群臣拱手。
……
片刻后。
常朝散去,官员们各回衙门,开始思索策略。
特例擢升的机会摆在每个人面前,接下来就看谁能抓住这个机会了。
……
入夜。
吕调阳宅邸,书房内。
正在翰林院任庶吉士的吕兴周被吕调阳叫回了家。
“明年初,至少有三百名新科进士会被外放为县官,你明日拟个文书,向申学士申请外放,且要求去未进行过丈田的偏远之地担任县官!”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