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三年多,自己也用着北川秀的身份落地生根,有了妻子和孩子。
但他的内心深处,从未忘记过前世的人生和经历。
单论汉文化,估计整个日本国的汉文化专家加起来,也及不上自己的一根指头。
咦,好像找到了新的生财之道?
北川秀随手把这一点记录在了随身携带的备忘录上。
和梅吉等人说完《清明上河图》,北川秀让薰子先带着他们去三楼签约部签约。
等签完合同,再让两人带着他去浅草社区转一圈,看看现在的浅草社区和《浅草红团》里的那个地方有什么不同。
听到北川老师竟然还要亲自去浅草跑一趟,弓子和梅吉心里更加忐忑了。
怎么感觉像是读书时候老师来家访似的?
三人从北川秀的视线里消失,北川秀让站在旁边早已目瞪口呆的总编坐下,自顾自翻阅起了刚做的那堆笔记。
从弓子和梅吉的描述看,现在的浅草社区比川端康成写《浅草红团》时还要复杂得多。
光常住人口可能就突破五百了,各家各户间的关系错综复杂,要理清楚可能需要花费很长的一段时间。
为了达到类似原著的真实感,北川秀觉得还是要尽可能还原现在这个浅草社区的基本情况。
里出现的人物肯定得足够真实,随意编纂的角色就像是一锅白粥里的老鼠屎,也许不会影响粥的口感,但一眼看上去就很恶心。
以北川秀今时今日的身份地位,中的这类细节他需要更加注意,决不能因为偷懒而在阴沟里翻船。
另外,弓子所说的好闺蜜阿信,以及她一手组建的红隼团,倒是可以直接作为“红团”的原型来用。
那堆在浅草社区土生土长,比大部分人更懂浅草的少男少女就是最好的切入点。
川端康成的《浅草红团》年代还是有点太久远了,里面的精神小伙、精神小妹充斥着浓郁的“昭和风”,和现在大家崇尚的“平成风”完全不同。
如果读者是叔叔阿姨辈,那还凑合,但北川秀的读者以年轻人居多,再写“昭和风”的故事,恐怕年轻读者们都会水土不服,读起来难受至极。
“梅吉的性格暴躁孤僻,作为主人公的引路人的话,不太好。
弓子的性格倒是挺不错,就是她年纪轻轻就当了贩春娘,也不知道这种事揭露出来,文部省那边会是什么反应。”
北川秀转动钢笔,陷入了思考中。
7月30日,新一任首相小渊惠三就要上任,届时桥本内阁就将彻底重组。
现在的文部省大臣町村信孝是北川秀的支持者,但不知道新首相内阁里的文部省大臣还会不会支持自己。
即便是在对文学家极为推崇的日本,如果官方组织不太喜欢你,你也很难在文学创作道路上一帆风顺。
北川秀身为日本文坛第一人,自然不会惧怕任何官方组织成员,包括文部省大臣。
可要是对方铁了心和他作对,他也得计较下对拼的成本。
偏偏北川秀记不起来新一任文部省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