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场的都是大明的政治精英。
一名现任阁臣,还有张四维和申时行这两位原时空的未来阁臣。
如果连这些都不明白,他们也走不到如今的位置上了。
中原的佛道之所以无害,是因为自我阉割了组织力。
佛门自然不说了,三武一宗灭佛后,宋代开始佛门就逐渐沦为经济组织,尽量避免参与到政治中。
道门则要更早一些。
原始道教还是很有战斗力的。
黄巾起义,三国时期汉中的张鲁政权,南北朝时期的孙恩起义,都是影响力巨大的宗教战争。
不过从南北朝后期开始,南北天师道同时提出来去组织化的改革,最大的改革成果,就是剥离了道官和普通百姓之间的联系,禁止私下组织传教。
从这之后,道教也逐渐无害化,统治者们也愿意将这些无害的神像供奉起来。
而某教却不是这种无害的神像。
教长秘密传教,就意味着民间秘密结社,这就代表了强大的组织动员能力,以及反抗官府围剿的隐蔽能力。
严密的宗教组织,就意味着强大的政治动员能力,影响力不局限一个地区。
教团和教士的世袭,也就意味着稳定的上层组织。
信众捐赠教产,就意味着强大的经济能力,教团可以向教民征税。
这就不是宗教组织了,而是强力的政治组织!
众人也明白了,为何火者的某教,表现出强烈的扩张性和排他性。
更多的教徒,就意味着更多的教会职位和更多的宗教税,教士自然想要疯狂的传教,这样可以给自己的继承人更多的遗产,壮大自己在教团内的地位。
这样的宗教组织,一旦在陕甘地区扩张开来,后果是在场众人不敢想的。
殷士儋果断说道:
“本官会上奏陛下,请颁禁教令!”
众人纷纷附和。
苏泽说道:
“殷阁老,下官还有几条意见。”
殷士儋严肃道:“速速说来!”
苏泽稽首后又说道:
“陕甘一些地区地广人稀,官府未必有能力控制这些地区。朝廷贸然清缴,效果未必好,反而会引发教众同仇敌忾之心。”
“不如先在城市发禁令,乡野不行清缴,还是以教化为先。”
殷士儋赞同的点头。
大明太大了,各地的情况都不同。
陕西在经历了唐代鼎盛后,开始逐渐走下坡路,现在除了关中平原外,剩余地区的生存环境不断恶化。
甘肃就更不用说了,只剩下兰州等几座繁荣的“孤城”,剩下地区早已经人口凋敝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