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抗倭战争合计用银千万两,但是那些钱都是持续支出的,如果是一年一百万银元的流动资金,可以支持大明再打一次抗倭战争。
这样的一笔巨款,自然成了争议的焦点。
这两个棘手问题,皇帝也觉得头疼,他下令由群臣共议,自己则躲进了皇宫中。
处理京营已经够麻烦了,皇帝也懒得再收拾这个烂摊子,交给群臣去收拾去了。
皇帝可以推给外廷,内阁没办法再推。
京营的事情牵涉甚广,阁部怎么商议,都不能得出大家都满意的结果。
内阁最后只能下令,要求在京五品以上文武官员,都可以上书讨论京营事项。
——
武监。
“轻点!”
李如松倒吸一口凉气,当着班上的同学,还是忍着没叫出声来。
给他上药的夏忠孝小心翼翼的处理了伤口,像是个小媳妇一样叮嘱道:
“班正,报纸上伤口要保持干净,才不会被微虫感染,这几天你可要当心点。”
李如松挥挥手,表示自己知道了。
这次挂职的过程,对武监生来说就是一场离奇的幻梦。
所有人都兴冲冲的去挂职,想要在京营有一番作为。
但是很快他们就发现,京营已经烂到不成样子。
有的自诩聪明的,也就跟着摆烂,也不再出操训练,反正只要自己不惹事,挂职结束之后,卫所也会给自己一个好的评价。
有的不想惹事的,每日就做好自己的事情,既然京营演戏那他也演戏,只要不练得太狠,也总能装装样子。
也只有夏忠孝这种憨傻的,一直到最后都执着练兵,最后挨了黑手,最后成了朝堂揭开京营黑幕的突破口。
而李如松的经历又和他们不同。
因为身份的原因,李如松从挂职开始,就得到京营的特别对待。
配合他演戏的,也是京营好不容易选出来的精兵。
当然,这所谓的精兵,也是相对而言。
不仅仅是李如松,例如骑兵一班班正朱时泰这类的,京营也花了大钱陪他们演戏。
上司和煦,下级听话,同僚说话又好听。
李如松认认真真练兵,等到最后京营哗变的时候,他还十分的不理解。
他所在的这支神枢营骑兵小队,最后反而也成了“叛乱部队”。
李如松被士兵裹挟出营,然后撞上了戚继光的大同骑兵。
结果是显而易见的,李如松练了不到一个月的兵,又哪里是大同这些边境实战厮杀过的骑兵对手。
李如松被战场生擒,自己还坠马受伤。
好在这个大同骑兵的军官是李如松教官的老战友,武监教官去捞人,御史清查后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