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7章 国本 (3/5)
本站域名 【m.64sw.com
如果遇到没有章节内容的情况,请尝试换个浏览器阅读
换源:
节点二二 ↓

泽接过了报纸,果然和系统预测的那样,《新乐府报》上刊登了文章,提出了“四民平等”。

    苏泽将文章看完,微微叹一口气。

    作为一个穿越者,“四民平等”苏泽当然是认同的。

    但是这篇文章所讲的四民平等,和后世那种又是不同的。

    简单的说,就是在儒学的框架下,又加入了一些佛道的说法,杂糅复古学说,又走向了奇怪的地方。

    比如这文章在讨论“四民平等”,但是又歪到了复古体制上,最终竟然要回到自给自足的小民经济,通过这种方式来实现四民平等。

    而文章又对“君”这个问题含糊其辞,也提不出有效的改革措施。

    苏泽明白这就是晚明儒学的困境。

    儒学发展到了这个时候,很多儒者已经意识到再用四书五经来解释现在遇到的问题,已经是不够了。

    儒生无法再从“宗周”这个“政治童话”中寻找解法了,社会发展到现在遇到的问题,也不是念经就能解决的了。

    再加上中晚明一系列的社会现状,促使儒者“求变”。

    于是诞生一批看起来“离经叛道”的儒生。

    但实际上,他们的批判依然在儒学的框架内。

    在苏泽看来,这种“求变”其实也是大明精英阶层的一种“自救”。

    但是由于整个社会结构没有变化,生产力和生产方式也没有变化,这些理论最后都变成了“狂言”。

    有些话乍一看还挺先进,但是实际的论述又搞的玄而又玄,也没有联系到真正的底层百姓,本质上不过是读书人的自嗨。

    这篇文章的“四民平等”也是如此,虽然听起来先进,但是最后又回到了复古的老一套上。

    苏泽并不觉得这篇文章有什么新意,但是申时行说道:

    “子霖兄,这文章呼应你的废除贱籍之说,又有五省贤良文学署名,这下陛下要如何看你啊!”

    果然在文章的后方,有南直隶、福建、广州、江西和山东五省的贤良文学署名。

    申时行说道:

    “现有新《君子报》三省联署,如今又有《新乐府报》五省同保,这样下去废除贱籍就成了南北之争了啊!”

    罗万化的官场经验还浅,不明白其中的深浅,他问道:

    “子霖兄又没有和这些省份的贤良文学串联,陛下应该会信任子霖兄的。”

    王锡爵说道:

    “这不是陛下信任不信任的问题!”

    “自从倭乱后,南北之争日渐激烈,如今子霖兄的奏疏掀起了朝争,就算陛下知道不是子霖兄串联,但是这个责任谁也担不起。”

    王锡爵又说道:

    “主张废籍的,也是江南呼声最大,而子霖兄是苏州府人。。。”

    这下子申时行也听懂了。

    事已至此,已经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我的手提式大明朝廷最新章节 http://m.64sw.com/xiaoshuo/wodeshoutishidamingzhaoting/read/97/455.html !64书屋,有求必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