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 暴富、名家序言与讲座(序言发单章) (3/6)
本站域名 【m.64sw.com
如果遇到没有章节内容的情况,请尝试换个浏览器阅读
换源:
节点二二 ↓

sp;将近三千块的稿费,让许成军身价瞬间暴富!

    他又满怀期待的打开《清明》创刊号样刊。

    许成军第一个反应是——

    他的《红绸》上了头条!

    《清明》创刊号的头条!

    只见,封面顶部用黑体字印刊名“清明”,下方标注“1979年创刊号”。

    中间以魏碑体加粗印标题《撕不碎的红绸》。

    右下角印一行小字:“献给为祖国安宁而战的勇士们”,字体为红色,与红绸意象呼应。

    一时间,他竟然有了种“妈妈,我出息了的!”感觉。

    当然,惊喜也远不止于如此。

    样刊封面采用“手绘+写实”风格,突出了庄重而不失温度的基调,避免过度渲染战争残酷,侧重英雄精神与和平期许的双重表达。

    样刊封面左侧绘有半身军人像。

    黄思源原型形象,军帽檐压得略低,左肩沾着硝烟,右手攥着半截红绸,红绸一端飘向右侧,红绸上隐约可见“春燕”二字的绣痕。

    右侧留白处,用白描手法绘出三样小物:搪瓷缸、未完成的木梳、浅紫色老山兰,三者以红绸串联,形成战争记忆与和平希望的视觉闭环。

    杂志附录设置了“作者创作谈”与“读者来信预告”,符合1979年文学互动的出版传统。

    作者创作谈是许成军提前写好的。

    标题为《红绸为何“撕不碎”——我的创作思考》,内容围绕“为何选择‘红绸’作为核心意象”“如何平衡战争的残酷与人性的温情”展开。

    读者来信预告标题为《致读者:关于“英雄与人性”的讨论》,内容称“本刊将开设‘读《撕不碎的红绸》谈感受’专栏,欢迎前线战士、三线建设者、普通读者来信,分享你的故事与思考,优秀来稿将在下期刊载”。

    下方附杂志社地址与邮编,鼓励读者参与互动。

    其实,

    在历史上,《清明》创刊号的头条文章是鲁燕周的《天云山传奇》。

    《天云山传奇》是粉碎以后第一部对fy扩大化以后的整个历史过程进行批判性反思的文艺作品,是当代文学新时期反思文学的代表作之一。

    该发表后引起轰动,并获得了当年中国作协颁发的中篇一等奖。

    但是现在,许成军只能对鲁老师说一句对不起了!

    他不知道的是,原定的头条本来依然是《天云山传奇》,是鲁燕周知道《红绸》登上《清明》后,亲自去了省作协说明情况。

    他直言:《红稠》在中国当代文学的发展上具有开天辟地的意义,其叙事手法的创新比内容还要可贵,我们缺的就是这样的叙事!此外,前线战争依然在进行,《红绸》作为战争题材更具有鼓舞人心的作用。

    陈主席欣然采纳。

    采纳之余,他真的找到了矛老,请求矛老为《红绸》做序。

    其实,多数情况下杂志不会请名家做序,主要受限于杂志的“时效性”与“篇幅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我的时代1979!最新章节 http://m.64sw.com/xiaoshuo/wodeshidai19790/read/97/197.html !64书屋,有求必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