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团队里的设计师都有其他项目在忙,你愿意试试吗?”
姜晚接过资料,指尖触到纸页时,能感觉到自己的心跳快了些。翻开第一页,客户的需求写得很细:“融合青溪县的竹编工艺与夯土建筑,满足高端客群的舒适需求,同时保留乡村的质朴感,还要设置亲子互动区和非遗体验空间。”后面附的前几版方案,她快速翻了翻:大多是把竹编纹样印在墙纸或家具上,夯土只用在外墙装饰,亲子区就是简单的滑梯和绘本角,显得敷衍又刻板。
“我试试。”姜晚抬起头,目光坚定。虽然知道这是块硬骨头,但她心里那点不服输的劲儿,又被勾了起来。
可真正开始做方案时,姜晚才发现难度比想象中大。她查了青溪县的竹编工艺资料,发现当地最有特色的是“经纬交错法”,能编出复杂的几何纹样,可怎么把这种工艺融入建筑设计?用竹编做吊顶?担心承重问题;用竹编做隔断?又怕不够私密。她画了十几张草图,撕了又画,最后都揉成了纸团,扔在桌角的垃圾桶里。
晚上回到家,姜晚把自己摔在沙发上,盯着天花板发呆。桌上的项目资料摊开着,客户的需求条款像小锤子,一下下敲在她心上。傅沉舟回来时,看到的就是这样一幅景象:客厅的灯没开,只有阳台的落地灯亮着,姜晚蜷缩在沙发上,怀里抱着抱枕,侧脸埋在阴影里,连他开门的声音都没听见。
“怎么不开灯?”傅沉舟走过去,按下客厅的吊灯开关。暖黄色的灯光漫开来,照亮了姜晚眼底的红血丝和桌角的纸团。他没直接问,而是转身去了厨房,很快端来一杯柠檬蜂蜜水——他记得她每次熬夜改图,都喜欢喝这个,说能缓解眼睛酸涩。
“先喝点水。”他把杯子放在她手边,在她身边坐下,指尖轻轻碰了碰她的胳膊,“是项目遇到难题了?”
姜晚沉默了几秒,终于抬起头,声音带着点疲惫:“客户要做青溪山居的民宿设计,要求融合竹编和夯土,还要有亲子区和非遗体验空间。前几版方案都被否了,我画了一天草图,都觉得不对——要么太传统,像个博物馆;要么太现代,丢了竹编的魂。”
傅沉舟拿起桌上的资料,翻到竹编工艺那页,手指停在“经纬交错法”的介绍上:“这种工艺,除了做装饰,能不能做结构?比如……用竹材和钢材结合,做亲子区的廊架?既安全,又能体现竹编的特点。”
姜晚愣了一下,眼睛忽然亮了点:“我倒是想过用竹编做廊架,可担心孩子会扯竹条……”
“那可以在竹编外层加一层透明的亚克力板,既能保护竹编,又不影响美观。”傅沉舟的指尖在纸上轻轻画了个廊架的轮廓,“而且青溪的夯土,是不是可以用来做亲子区的矮墙?让孩子能在上面画画,或者做小雕塑——既利用了当地材料,又满足了亲子互动的需求。”
这些话像一束光,突然照亮了姜晚的思路。她猛地坐直身体,拿起笔在纸上快速画起来:“对!我可以把非遗体验空间和夯土墙结合,让游客能亲手体验夯土的过程;竹编不仅能做廊架,还能做灯具——用细竹条编出镂空的灯罩,晚上开灯时,光影落在地上,就是竹编的纹样!”
傅沉舟看着她眼里重新燃起的光,嘴角不自觉地上扬。他没再多说,只是安静地坐在旁边,看着她一边画一边小声念叨,偶尔递过一张新的画纸,或者帮她把散落的资料整理好。直到姜晚画完最后一笔,抬头看他时,才发现已经快十一点了。
“呀,这么晚了!”姜晚揉了揉肩膀,才想起自己还没吃饭。
傅沉舟笑着起身:“我让厨房温了粥,现在去热一下。你先洗澡,洗完刚好能喝。”
等姜晚洗完澡出来,客厅的灯已经调暗了,餐桌上摆着一碗青菜瘦肉粥,旁边还有一碟她喜欢的酱萝卜。傅沉舟坐在餐桌旁,手里拿着手机,似乎在跟谁发消息。见她过来,他把手机收起来,笑着说:“快吃吧,粥要凉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