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蒋子龙解释道。
他还举了几个例子,以前工作的机械厂,待岗的青工,有的找其它活路过得很好,有的则一地鸡毛。
刘一民拿出几封听众的来信,里面有各种青年问题,甚至还有一些刚结婚小夫妻过不好,问问如何能过日子的。
谈论到过日子,陆遥一瞬间仿佛石化了,只剩下蒋子龙和刘一民在聊,等两人聊得差不多了,陆遥茫然地说道:“我,我仿佛不会过日子。”
蒋子龙以过来人的身份,给了陆遥几个建议,陆遥听完认真地思考。
录制结束之后,陆遥赶紧点燃了一根烟塞到嘴里,看着录播室的设备说道:“这四四方方的小空间,有点压抑。”
蒋子龙说道:“我刚进来就有这个感觉,好在顺利录制完了。”
“空间小,主要是为了收音,咱们出去吧。”刘一民笑着抬手示意。
走出去后,刘一民看着录播室沉思,觉得有机会可以找一个听众来参加节目,面对面交流,更能增加年轻人对节目的亲切感。
陆遥和蒋子龙好奇地到工作人员身后,拿出耳机听刚才的录播。
两人一边听,一边在心里遗憾,觉得自己当时明明可以讲的更好。
“好好总结一下,下次可以讲的更好。”刘一民也不急,就坐在旁边等他们两人。
正准备走的时候,一位广播电台编辑找了过来,看到陆遥后主动伸手介绍:“陆遥同志,我叫叶咏梅,我看了你的《平凡的世界》,我觉得气势恢宏,结构庞大,是对改革开放前后农村生活的一次全景式再现。虽然后面还没有出来,我仍然认为是一部难得的作品。
我们想将你的制作成有声广播,在电台播放。”
“制作成广播?”陆遥握住叶咏梅的手,连声说道:“我同意,我同意。”
刘一民笑着说道:“你们可要找一位声音丰富有层次感的播音员,这样才能体现出书的价值,让听众爱听。”
“一民同志,您放心,我们一定会认真负责。”叶咏梅带着陆遥去算一下有声书的稿费。
蒋子龙略显无聊地坐在大厅:“我什么时候也能像陆遥一样写出一部恢弘著作,我听说他要写到百万字时,我天灵盖都麻了。”
“子龙同志,你的《乔厂长上任记》虽然字数少,但影响深远。以后大家研究起改革文学,定然会将你的名字挂在嘴边。”
陆遥签完合同,手里边还多了一个信封,里面装着一沓钱,这个钱比稿费来说差远了,刘一民没问,但估计只有几百块钱。
“这是我们节目的酬劳,一人一个信封。”刘一民说道。
陆遥和蒋子龙觉得不好意思,刘一民直接塞了进去:“我们做节目也是挣钱的,我还不是旧社会黑心的工厂老板。
走,回四合院吃饭去。”
刘一民让他们挤在摩托上面,陆遥坐在最后,双手紧紧地拽着蒋子龙,生怕掉下去。
刘一民只觉得后面有点沉,不敢跑的太快,生怕来一个龙抬头。
“喜梅,将正在做的做完就不做了,吃涮肉,人多做饭太麻烦。”刘一民走进厨房低声说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