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章 来自东方的年轻人 (4/4)
本站域名 【m.64sw.com
如果遇到没有章节内容的情况,请尝试换个浏览器阅读
换源:
节点二二 ↓

主义的脱离,那么先锋文学将没有生存的沃土。”

    “为什么?”佩雷克再次问道。

    “因为没人能真正脱离现实!”

    会场爆发出一阵低笑,代表团的其他人除了巴金和李晓林,大家对于魔幻现实主义还真不了解,都是一头雾水。

    巴金能够阅读内参文件,对世界文坛保持着密切的关注,所以他知道原创于美洲的这一文学形式。

    佩雷克看了一眼其他的法国同行,双手一摊,大声地说到:“C'est une surprise!”

    翻译没听懂是什么意思,巴金笑着说道:“佩雷克说一民是这次代表团的惊喜。”

    佩雷克问道:“年轻人,你有没有什么作品,我想读一读你的书!”

    刘一民看了一眼巴金,巴金点了点头,刘一民从手提包里面拿出了自己的书递给了佩雷克一本,其余的几个法国代表看向刘一民,于是他将自己的书再次送了出去。

    “中文,可惜没有法文版!”

    刘一民说道:“佩雷克先生,这正是一个学习中文的好机会。”

    所有人因为刘一民的话笑了起来,佩雷克表示自己会向巴金学习,精通多国语言,做一名语言大师。

    巴金看着刘一民,赞许地点了点头。

    接着法国人询问起中国的伤痕文学,以及十年期间的文学现状。巴金没有过多的谈论伤痕,而是谈及知识分子应该肩负起时代的责任,反思自己和时代,将文学写作超越于个人的苦难之上。

    第一天见面比较正式,接下来在巴黎的时间交流就比较随意,一起去游览各个地方,一边游览一边谈论文学。

    “巴金先生,接下来你最想去哪里?”法国人问道。

    “我希望去一次拉丁区地纳尔旅馆,看一看罗曼罗兰和海明威先生住过的地方。”

    “好,我们会安排!”

    走出报告厅,门外聚集了大量的学生和记者。

    佩雷克在被法国《世界报》采访的时候说道:“巴金先生幽默风趣,文学素养极高,跟这样的人交流,是中法文学界的幸事。

    另外,来自东方的那位年轻人,让我印象深刻。”

本章完

文豪1978:我得给文坛上堂课最新章节 http://m.64sw.com/xiaoshuo/wenhao19780wodegeiwentanshangtangke/read/97/640.html !64书屋,有求必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