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章 来自东方的年轻人 (3/4)
本站域名 【m.64sw.com
如果遇到没有章节内容的情况,请尝试换个浏览器阅读
换源:
节点二二 ↓

慧的产物。为什么不能平起平坐?如今的法国文坛主张通过各种新的形式和结构来诠释文学的意义,对主体和真实持着怀疑态度”徐驰和高静静地听着法国作家发言,对这一崭新的形式充满了好奇。

    刘一民听明白了,其实就是法国的先锋文学。先锋文学主张对传统文学的颠覆,去用各种形式的创新和语言的创新来展示自己的“新”。

    徐驰和高后来成为先锋文学派的作家,刘一民觉得,这次法国之行对于他们来说影响深远。

    八十年代,中国文坛先锋作家也占据了一席之地,他们深受法国先锋文学的影响。追求各种新奇的表现形式和结构来解构主体文学,试图重建一个以自身为标准的主体。

    但往往是东施效颦,刻意挑战传统文学的写作方式,就像是逆反心理的孩子,你让他往东,他偏偏往西走。语言和形式上的离经叛道来不断地刺激、取悦读者,刚开始的时候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可是这种强烈的感官刺激终究会慢慢地被读者所抛弃。

    余桦就是先锋作家的代表人物,只不过这家伙比较鸡贼,感觉先锋派要完蛋,迅速地转变了自己的写作风格,写出了《许三观卖血记》《活着》等现实主义文学作品,开始向传统文学回归。

    巴金和李晓林也在思索着这一形式,等法国人说完,巴金说道:“文学的发展需要各种各样的探索,要不然只能是一潭死水。”

    讲完后,国内的代表开始讲自己的看法,轮到刘一民的时候,巴金笑着看向他示意他别紧张。

    参加的法国作家也仔细地打量着这位年轻人,在中法两国的代表团中,刘一民是最年轻的那一个。刨去刘一民,最年轻的也已经三十多岁了。

    “巴老师,各位法国同行。我个人觉得先锋文学的出现对于文学的发展具有探索意义,有创新才有进步。但另一方面,我认为形式上的新不能掩盖内容上的新,我觉得内容相对于形式而言更加的重要。追逐于形式,而忽略了内容,无疑是一种舍本求末的行为。

    马哲上说,内容才决定形式!”

    刘一民说完,法国的作家看着刘一民笑了。乔治·佩雷克说道:“年轻人,你还是一位主体论的作家。我觉得形式上的新颖才能创作出更加有张力的作品,更加有深层意义的作品。有些情感难以表达,我要用难以表达的形式来表达难以表达的情感。”

    乔治·佩雷克是著名的先锋文学作家,他的风格是情节任意交错、叙事风格独特。作品甚至很难被翻译成中文,因为里面包含了大量的缺字写作、回文写作、甚至据说还有个人设置的文字密码。

    这特娘的谁能翻译?

    “巴金先生,这位年轻的先生是?”有法国人问道。

    刘一民进来的时候,大家都以为他只是随从人员,没想到也是一位参加交流的作家。

    “一民.刘,中国文坛出现的年轻人,十分受中国年轻人的欢迎,我看过他的诗歌。”法国人安妮·埃尔诺笑着说道,她看过访问团的资料,知道有位年轻人参加。

    佩雷克嘴角上扬:“哦?年轻人你是否知道魔幻现实主义?你觉得魔幻现实主义是否是先锋派的一种?”

    “魔幻现实主义是现实主义的分支,只是采用了魔幻的写作手法,是一种形式上的创新,但内容上依然遵循了现实主义,是形式和内容的相结合。这说明,现实主义仍然有顽强的生命力。它受到各种文学表现手法的影响,但魔幻现实主义本质是现实主义。

    各位先生嘴里面将先锋文学和魔幻现实主义联系起来,那说明先锋文学也并没有脱离现实主义,但又极力的摆脱现实主义的影响,处于一种相对拧巴的处境中。但如果真正完成了对现实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文豪1978:我得给文坛上堂课最新章节 http://m.64sw.com/xiaoshuo/wenhao19780wodegeiwentanshangtangke/read/97/640.html !64书屋,有求必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