臣翻阅着驻奉天领事发回的加急电报和那组惊心动魄的照片,
“日本这头野兽,不仅没有像他们吹嘘的那样轻易撕碎中国,反而被崩掉了满口牙。
更重要的是,他们的冒险行动已经严重破坏了远东的力量平衡,这对大英帝国的利益构成了潜在威胁。”
————————————
《泰晤士报》迅速撤掉原定头版,换上了醒目标题:
“东方睡狮的怒吼:中国东北边防军歼灭七万日军,日本扩张神话破灭!”
社论指出:
“花园口之战的结果,彻底暴露了日本军事实力的外强中干,以及其决策层的疯狂与鲁莽。
这意味着,之前基于日本海军优势而签订的《伦敦海军条约》,其前提已不复存在。
为了维护远东乃至全球的和平,国际社会必须采取果断行动,限制日本的海军力量,防止其未来的冒险行为给世界带来更大灾难。”
————————————
英国政府迅速与美、法、意等国协调立场,在日内瓦提出动议,要求紧急重新审议《伦敦海军条约》,大幅削减日本海军的总吨位和主力舰比例。
理由是日本已证明其无法负责任地使用海军力量,且其国力无法支撑庞大的军备竞赛。
这一招“趁你病,要你命”,旨在从根本上阉割日本赖以争霸与扩张的主要工具。
————————————
【美国·华盛顿】
国务院和军方的反应更为复杂。
他们既为日本受挫、其在华利益压力可能减轻而暗自欣喜,也为中国突然展现出的惊人战斗力而感到一丝不安。
————————————
《纽约时报》的评论充满了“惊喜”:
“在过去二十四小时里,远东的局势发生了根本性逆转。
一支被普遍低估的中国军队,完成了一场史诗般的防御战。
这不仅是军事上的胜利,更是民族意志的胜利。
它宣告,中国不再是那个可以任人宰割的国度。”
许多观察家开始重新评估中国的市场潜力和战略价值,认为一个统一的、强大的中国,或许更符合美国“门户开放”政策的长期利益。
————————————
与此同时,美国海军作战部的将领们则紧盯着日军战舰在花园口滩头燃烧的照片,重新评估日本联合舰队的真实战斗力。
一种观点开始占据上风:日本陆海军的惨败,必然削弱其整体国力,其海军的发展计划也将受到牵连。
此时正是强化太平洋地区防御、并迫使日本在海军军备谈判中做出更大让步的绝佳时机。
美国政府虽表态相对谨慎,但暗中支持英法在海军条约问题上的强硬立场,并开始重新审视其对日战略。
&nbs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