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神灵的敬畏荡然无存,取而代之的是一种看好戏的戏谑。
他们不知道,那包药粉不过是些寻常的安神草药混了点致幻的菌菇,只会让人睡得更沉,更容易陷入童年最深刻的记忆里。
恐惧与羞耻,本就同源。
虞清昼在璇玑阁收到了这份情报,只是淡然一笑。
她随即下了一道更令人匪夷所思的命令——重修城中央早已废弃的“自由言坛”。
但这次重修,不用一块好石料,不用一根完整的木头。
工匠们奉命搜罗全城的破陶瓮、碎瓦片、断裂的墓碑、烧焦的房梁,将这些废弃之物胡乱地堆砌起来,垒成一个歪歪扭扭、仿佛随时都会垮塌的高台。
虞清昼亲手为它题额,不是什么威严的名字,而是两个大字:“废话堂”。
规矩更是荒唐。
此堂不议国事,不谈民生,只用来许愿和说废话。
虞清昼甚至设立了“最蠢愿望奖”,每日由专人评选出一条最离谱、最不切实际的祈愿,用大字写在木牌上,高悬于堂前示众。
开堂第一天,一个面朝黄土背朝天的老农,大概是觉得好玩,便颤巍巍地写下了一句:“俺没啥大愿望,就愿俺放的屁……能开花。”
此愿一出,全场先是死寂,继而爆发出雷鸣般的狂笑。
这句愿望毫无悬念地夺得首奖,被挂在了“废话堂”最显眼的位置。
然而,三天后,事情变得诡异起来。
有人在老农下地必经的田埂上,发现了一丛新生的野菊花。
那花开得毫无章法,东一簇西一朵,其分布的轨迹,竟与一股气体猛然爆开后四散的形态惊人地相似。
百姓们再度哗然,这一次,笑声里多了些许敬畏和不解。
他们围着那丛野菊窃窃私语:莫非……这废话,也能通神?
当全城的目光都聚焦在“废话堂”和“倒拜庙”的荒诞剧目上时,谢昭华却悄然潜入了城郊一座被大火焚毁的旧傩庙遗址。
这里曾是前朝祭祀鬼神、驱逐疫鬼的地方,如今只剩下焦黑的梁柱和残破的地基。
她在瓦砾堆中翻找了许久,终于在一根半埋于土中的梁柱下,掘出了一样东西——半面青铜傩面。
面具早已斑驳失色,狰狞的表情被岁月侵蚀得模糊不清,但依旧透着一股亘古的威严与神秘。
谢昭华没有毁掉它,也没有私藏。
她带着这半面面具回到城里,在最热闹的“假话集市”上,寻了一根最高的旗杆,将面具高高挂起。
旁边还挂了一块木牌,上面用歪歪扭扭的字写着:“真·天道代言人,现亏本降价甩卖,买一送三句免费诅咒!”
起初无人敢碰。
但很快,一群胆大的孩童便将它当成了新玩具。
他们争抢着爬上旗杆,取下面具戴在脸上,扮着鬼脸互相追逐吓唬,玩得不亦乐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