令人绝望。
“来不及了!“赵磊在视频里喊道,“客户要求一小时后做最终演示。“
颜旭突然站起来:“请求客户连接有线网络,我们直接远程更新。“
这个大胆的提议让所有人都愣住了——在客户严密的防火墙下远程操作,一旦出错后果不堪设想。
“信任是相互的。“颜旭对视频那头的赵磊说,“告诉客户,我们愿意承担全部风险。“
令人意外的是,瑞典客户在经过短暂讨论后,竟然同意了。当更新进度条在屏幕上缓慢移动时,指挥中心安静得能听到心跳声。
95%...96%...突然,进度条卡住了!
“网络中断!“李思远惊呼。所有人的心都沉到了谷底。但十秒后,进度条突然继续前进——原来是赵磊冒着风雪重新插拔了网线。更新完成的那一刻,北欧现场传来欢呼:“所有模块恢复正常!“
视频切换到会议室,那位高大的瑞典首席工程师走到镜头前,用生硬的中文一字一句地说:
“颜,你们,厉害!伙伴!“
指挥中心爆发出震天的欢呼,有人把安全帽抛向空中,有人相拥而泣。
颜旭缓缓坐回椅子,这才感到全身像散了架一样疲惫。但他知道,这72小时不仅解决了一个技术难题,更重要的是,他们用专业和执着,赢得了一份跨越国界的信任。窗外,朝阳正从东方升起。在这个清晨,旭日科技真正迎来了属于自己的黎明。
北欧的极光在夜空中摇曳,斯堪的纳维亚半岛的寒冬依旧,但造纸厂会议室里的气氛已然不同。安德森——那位曾经怒吼着要索赔的客户代表,此刻正举着酒杯,面泛红光地站在宴会厅中央。
“先生们,“他用带着瑞典口音的英语向满座宾客宣布,“我要向你们介绍一支不可思议的中国团队!“
赵磊和他的组员们穿着略显褶皱但整洁的工装,有些局促地站在聚光灯下。就在七十二小时前,他们还在这间会议室里接受质询;而现在,他们成了庆功宴的主角。
“在座的都是北欧工业联盟的成员。“安德森环视着在场其他企业的代表,“我以瓦尔德造纸集团的名义保证,旭日科技的产品和服务,配得上各位最严苛的标准。“
消息传回北京时,仓库里正在举行简单的庆功会。
李芸举着刚打印出来的邮件,声音因激动而颤抖:“芬兰诺基亚......不对,是诺基亚旁边那家造纸设备巨头,发来了合作询盘!“
张猛一把抢过打印纸:“还有瑞典的斯凯孚轴承、丹麦的风电巨头维斯塔斯......这都是我们过去想都不敢想的客户啊!“
颜旭静静地站在角落,手里端着一杯早已凉透的茶。他注意到,团队成员之间的交谈变得自然了许多——那些因内鬼事件而产生的微妙距离感,在共同经历了这场跨国救援后,似乎被一种更深层次的理解所取代。
周教授走到他身边,轻声说:“看见了吗?信任这东西,建立时千难万难,崩塌却在一瞬间。好在......“老人欣慰地看着正在热烈讨论的团队,“我们守住了。“
更意想不到的转折发生在三天后。
北欧工业协会的官方网站上,刊登了一篇题为《极限救援:当中国工程师遇见瑞典寒冬》的专题报道。文章详细记录了整个故障排查和修复过程,还配发了团队在暴风雪中工作的照片。
&nbs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