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3章  主动送上门的人才! (2/3)
本站域名 【m.64sw.com
如果遇到没有章节内容的情况,请尝试换个浏览器阅读
换源:
节点二二 ↓

引爆全城的热门款式和元素,否则短时间内不会有提升,反而会有所下降,一直持续到年后,才会再次回暖。”

    90年代的消费水平,还做不到把衣服当做季抛快消品。

    二三十年之后,即便是一个普通的工薪族,家里都会摆满了衣服,甚至因为衣柜放满了而不得不考虑抛弃旧衣服。

    因为这种问题,甚至催生出了一个新行业,回收旧衣服,卖到非洲等贫穷地区。

    不仅仅是衣服,包括鞋子,手机等等一切产能爆发的超低端款,因为国人看不上眼,导致销量不高,却又因为高居不下的产能,只能转到世界各地。

    而在这种背景下,这些超低端快消品,催生出了超级跨国集团,其在业内的地位,越来越高,规模甚至超过了千亿元。

    而放在90年代,衣服还做不到特别便宜,即便曼妮时装连续两次降价,对于普通人而言,买件衣服依旧要十分之一,甚至五分之一的月收入。

    在这个连喝个可乐,健力宝都是奢侈行为的年代,曼妮时装能做到日销4万件,已经是奇迹了。

    齐应林的策略竟然真的有效,陈庆宇心中惊讶无比,怪不得廖东煌会记住这个人,甚至年纪轻轻就要为任他当副厂长。

    只可惜此人的脾气还不太好,需要再压一压,多经历一些事情,否则将他送到台面前,就等于害了他。

    “你可以成立一个慈善办公室,去各个城市的乡下看看,研究一下帮扶对象,咱们既然是做衣服的,就送衣服。”

    曼妮时装既然要搞帮扶,就不能只针对东仓这一个城市。

    东仓不是一个单独的城市,而是一个文化圈。

    围绕着东仓的几个城市,老百姓加起来有1000多万。

    这个数量已经赶上魔都了。

    这是一片还未开发出来的热土,只要能拿下这个文化圈子,曼妮时装就能立于不败之地。

    就像日后的中原大地,白象集团即便在外界备受欺压,甚至无法进入货架,但是只要守好中原本土市场,就依旧能够生存。

    服装行业变化太快,曼妮时装的未来,连陈庆宇都无法预估。

    人们对时尚的品味,是在随时变化的,而能捕捉到时尚嗅觉的人,往往只不过是时代的幸运儿,并不是所谓的实力。

    同样一款产品,一个月前推出和一个月后推出,就有可能导致截然不同的市场反应。

    但只要能坚守住一片热土,保存住所谓的口碑,就等于给自己塑了金身。

    “老板,您尽管放心,我马上就去安排。”

    听了陈庆宇的一番教导之后,齐应林心神震动之极。

    踏来曼妮时装的时日尚浅,而且没赶上曼妮时装初创的那段艰难岁月,因此对于陈庆宇的实力,认知并不清晰。

    在他看来,公司内部对陈庆宇的吹捧,更像是拍马屁。

    大家拼了命的拍马屁,无非就是想爬的更高而已。

    当然,他也不否认陈庆宇的一切。

    然而今天的一通电话之后,他却改变了这种想法。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实业大亨:我在96当巨佬最新章节 http://m.64sw.com/xiaoshuo/shiyedaheng0wozai96dangjulao/read/97/346.html !64书屋,有求必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