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bsp; 林三娘便象征性地将收两文钱一块料子。
针线也便宜,由着她们挑,每次给个一两文钱就行。
简星夏给的布料都是最便宜的纯棉碎布,尺寸基本都在40*60Cm,换成大梁朝的算法,就是一尺出头两尺略短的布块,能做三四个荷包。
桃丫和杏丫刚学手艺,做得还不好看,碎布也不知道藏拼缝。
但这样的荷包也是能用,普通百姓可用不起绣花的缎子荷包,就喜欢这个粗布的,做结实些就行。
一来二去的,三个孩子也攒了些私房钱。
孩子们懂事,娘叫小心地花,他们从来不对外宣扬。
只在实在忍不住的时候,去城隍庙门口的小摊上,买上一盅花生,或者一把瓜子。
一两文钱,就够三个孩子高兴一整天的。
黍哥儿知道自己挣钱全靠两个姐姐补贴,加上年纪小,也没什么攒钱用钱的脑筋,所以很是大气,总买来请两个姐姐吃。
一家四口关起门来过日子,外头只觉得林三娘一家困难得要活不下去了,殊不知他们家的日子比寻常人都要过得好些。
……
林三娘拎着两大荷叶包的饭菜,摸黑往家走。
今天因为帮忙做鸡舍,还有替大黑商岳安排工钱,一直到天黑才回大梁朝。
幸好地里见了青之后,城里城外的官兵多了,路上的行人也多了,倒是比先前太平些。
能吃上野菜了,虽然越吃越饿,但好歹肚子里有东西了。
地里的野兔、田鼠,天上的鸟雀,渐渐多了起来,百姓们也打来吃。
总算不见易子而食的事了。
官府每日也在城门口施粥,四口大锅同时开煮,齐腰高的大水缸里,盛的是能照见人影的清粥。
从卯时初刻,一直施到酉时末。
林三娘回来时,城门口施粥的人还在收拾东西。
林三娘心里安稳,一路借着月光回家。
快到家了,林三娘的脚步越发轻快,高兴。
升了“正式工”之后,庄主小姐说“福利待遇”有提升,她现在每日除了在庄子上吃饭之外,还能再带两份“福利餐”回来。
福利餐一餐才扣两块钱。
但是能带回来一荷叶包的吃食。
即便几天山庄里没有客人吃饭,胖婶也做了不少饭菜,叫人吃得饱饱的,还能带不少回来。
起先胖婶还有点拘谨,没有客人,就小姐跟他们几个,是不是做饭要简略些。
但小姐爽快开口:“不用简略!客人是人,我们也是人,客人吃什么,我们就吃什么。”
小姐还笑嘻嘻地对胖婶说:“你们工钱不高,吃上面就不用客气,吃饱吃好。”
林三娘和胖婶听到这话,那都是无言以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