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重的微妙 (1/3)
本站域名 【m.64sw.com
如果遇到没有章节内容的情况,请尝试换个浏览器阅读
换源:
节点二二 ↓

      成都府衙门前的广场,早已被打扫得一尘不染,连青石板缝隙里的杂草都被细心拔除。一条丈宽的红毡从衙门口一直铺到广场外的官道旁,红毡边缘用白麻线仔细收边,虽因仓促准备略显粗糙,却也透着一股郑重其事的仪式感。广场两侧,川东军的士兵列队而立,他们身着洗得发白的军衣,甲胄虽经连夜擦拭,甲叶缝隙间仍残留着难以尽除的征战风霜 —— 有的甲片边缘带着刀剑劈砍的缺口,有的护心镜上还留着弹痕,与红毡的鲜亮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像一幅华丽画卷上未被修饰的、带着烟火气的笔触。

    林宇率领麾下核心文武肃立在衙门口的台阶下,成两列排开,姿态恭敬却不卑微。左侧是文官,以陈墨为首;右侧是武将,曾英、秦翼明等老将站在前列。陈墨身着一件半新不旧的青色文官袍服,袍角边缘有些许磨损,却浆洗得干干净净,他手中握着一把折扇,扇面是普通的竹纸,上面用墨笔写着几句诗词,面容沉静如水,眼神却时不时扫过远处驶来的使团旌旗,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审视 —— 他在盘算着使团此行的真正目的,毕竟 “宣恩” 的排场背后,往往藏着朝堂的算计。

    叶梦珠站在文官列的末尾,却比前排的官员更引人注意。她一身利落的深色劲装,腰间系着一把短刀,外罩一件玄色半臂,半臂上用银线绣着简单的云纹,既不失女子的细腻,又透着武将的英气。她没有像其他文官那样手持折扇或笏板,而是双手抱在胸前,眉宇间带着一丝锐利的审视,目光落在使团的御林军卫身上,仔细观察着他们的甲胄样式、武器装备 —— 作为格物院的核心,她习惯从细节中判断对手的实力,这些京城来的士兵,装备精良却面色白净,显然缺乏实战经验,与川东军将士脸上的风霜形成了又一重对比。

    曾英、秦翼明等武将则按品级披挂甲胄,曾英的锁子甲是跟随他多年的旧物,甲叶间的皮绳已有些陈旧,却被他保养得极好,阳光下泛着暗哑的金属光泽;秦翼明的头盔上插着一根白色的翎羽,那是他在一次战役中从鞑子将领头上缴获的,此刻却微微倾斜,像是在无声地宣告着他的战功。他们站得笔直,双手按在腰间的刀柄上,肌肉因用力而微微紧绷,眼神里带着军人特有的警惕 —— 他们经历过太多次 “朝廷安抚”,深知这种隆重的场面背后,往往藏着对军队的 “整编” 或 “削权”,每一次都可能让浴血奋战的兄弟们失去立足之地。

    林宇站在最前方,是整个迎候队伍的核心。他今日特意换上了一身崭新的、象征他 “川湖总督” 身份的绯色麒麟补服,补服上的麒麟用金线绣成,鳞片清晰可见,在阳光下泛着耀眼的光泽;腰间系着一条玉带,玉带上镶嵌着七颗翡翠,是朝廷赏赐的物件,他平日里很少佩戴,今日却特意系上,只为符合 “总督” 的身份礼仪。然而,细看之下,那崭新的官袍似乎略显宽大 —— 他近来因忙于重建与军务,身形清癯了不少,宽大的袍服衬得他更显单薄,眉宇间带着一丝难以掩饰的倦色,眼下的淡青清晰可见,像是多日未曾好好休息。

    他脸上挂着无可挑剔的、符合礼制的恭敬笑容,嘴角微微上扬,弧度控制在 “三分笑意” 的标准,既不显得谄媚,也不显得疏离。只是那笑容未达眼底,眼角的细纹没有因笑意而舒展,反而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紧绷 —— 他在刻意维持着礼仪的周全,也在暗中积蓄着应对的力量。眼神平静无波,如同深潭,表面映着使团的旌旗与红毡,深处却藏着对川东军未来的忧虑,以及对朝堂算计的警觉,让人难以窥见其下涌动的暗流。

    远处,使团的鼓乐声越来越近,明黄色的旌旗在风中展开,像一团燃烧的火焰。当张显贵的八抬大轿缓缓停在红毡尽头,轿夫们动作整齐地放下轿杆,随从快步上前,掀开轿帘时,林宇深吸一口气,喉结不易察觉地滚动了一下 —— 他在调整呼吸,也在调整心态,确保接下来的每一个动作、每一句话都无懈可击。他率先迈出一步,躬身行礼,腰弯的角度恰好是 “九十度”,符合 “地方总督迎候钦差” 的礼制,动作标准而恭敬,声音洪亮而清晰,穿透了鼓乐声,传遍了整个广场:

    “川湖总督林宇,率川东文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明末隐龙最新章节 http://m.64sw.com/xiaoshuo/mingmoyinlong/read/97/387.html !64书屋,有求必应!